12306的语言艺术
最近高铁的话题真不少,先是“不建议在高铁上吃泡面”引发争论,后来又爆出站台吸烟难以彻底禁止,这两天又有网友忍不住发问:“为什么无座票和二等座的价格是一模一样?”
结果这个话题一出来,立马就炸了锅。
8月21日,12306客服回应说:无座票旅客其实是可以坐空座的,只不过如果遇到有座的乘客来了就得让开。他们还特别强调,这个定价方式是“合理”的。
听到这个回应,我真是忍不住想吐槽,跟一个盒饭能卖到58、68甚至78的公司去聊“为啥不让吃泡面”,是不是有点自讨没趣?同样,你跟一个宁愿让乘客缩在厕所门口也不愿降点价的公司去谈“票价公平”,是不是也有点天真?
其实这事根本不是新闻,去年差不多这时候就吵过一轮,结果呢?票照样卖,队照样排,大家吵完也就散了。说白了,你能咋的?有本事你自己修条铁路啊?
在垄断经营面前谈公平定价,简直就像在和电脑下棋,规则都是别人定的。想起很多年前,有个姓郝的同学就因为火车上买东西不给他发票,一气之下把铁道部告了。
那才叫真·硬核操作,现在想想还挺佩服的。
而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12306对“无座”这个词的解释。他们说,“无座”其实是指“无固定座位”。这汉语重新定义的功夫真是让人服气。照这个逻辑,那厕所门口闪着绿光的“无人”,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无固定人员”啊?
“无座”俩字放一起,明明就是“没座位”的意思,小学生都懂。但非得加个“固定”来安慰那些花了同样钱、却得一路找座、让座甚至站到厕所边的乘客。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明要求经营者提供真实、全面的信息,不得虚假宣传,可一到这儿,怎么就不好使了呢?
再说那所谓的 “可使用车内空座”,听着挺美,实际呢?多少无座乘客跑遍整节车厢都找不到一个空座,只能在过道、车厢连接处挤着,甚至蹲在厕所门口熬过几个小时。就算好不容易碰到个空座,也得时刻竖着耳朵听广播、盯着过道,生怕座位的主人过来对你说,“不好意思,这是我的座”。
同样的票价,别人舒舒服服靠在椅背上看风景、玩手机,坐到终点,你却得反复起立、挪位、找角落,甚至蹲在连接处闻烟味、听噪音,跟逃难似的。
大家为什么认同“同工同酬”?就是因为公平是刻在人本能里的期待。放到消费领域,我们也自然认为“同价就应该同质”,这没毛病吧?我付了同样的钱,就应该获得差不多的服务体验,这是商业社会最基本的公平逻辑。
而高铁出售无座票,其实本质和航空公司超售机票差不多:生怕空着一个座,就少赚一份钱。但问题是,航空公司如果超售导致你没法登机,他们是会给你退票、改签、甚至赔钱的,而且绝对不敢让你一路站到目的地——不是因为他们比铁路更善良,而是怕出事赔不起啊!
可惜的是,每次一讨论这类话题,总有些评论员的脑回路让我摸不着头脑。
有的人权利意识极淡,却特能共情“上面”的难处。动不动就搬出“春运”来给无座票做辩护,说什么“运力紧张,理解万岁”。可春运满打满算也就那几十天,能用这个理由解释一整年的“同价不同服务”吗?再说了,就算春运无座票便宜点,难道就没人买了?就影响铁路发挥运力了?
还有一些人,张口就是:“不接受你可以不买嘛!”
这话说的轻巧。哪天你老板给你降薪,别人也来一句“不接受你可以不干啊”,看你生不生气?
就连一些官方媒体发言也都束手束脚,有的媒体虽然也提到“同价不同服务确实公平存疑”,但话锋一转又开始担心:万一无座票便宜了,会不会有人恶意抢票?会不会更多人挤车厢?会不会有人滥坐二等座?
要我说,这真是想多了。无座票本来就没座位号,你怎么抢?乱坐座位是可能被请下车的哦。再说了,12306这么多年大数据运营能力是白干的吗?他们完全可以控制无座票的放出节奏和规则。他们不是没能力,更多是“不愿意”罢了。
说到底,想做的事,理由只有一个;不想做的事,借口可以有一千个。
从评论区大片大片的“不爱坐就别买”,到整个车厢只有一个人站出来提出问题,也许就能说明,我们高铁的速度确实提上去了,但有些人心中的“权利意识”,还远远没跟上。
所以,下次如果再有人问你:“无座票凭什么和二等座一个价?”
希望你也可以说一句:“是的,我也想问问。
8529578
别扯淡了,这种无良自媒体,瞎吵吵。之前说铁路票价垄断,结果铁总有了自主定价权,票价涨了。现在又炒作座位和无票不应该一个价,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座位涨价,你看看国外就知道中国铁路定价有多良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