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39岁男子名牌大学毕业,有一份体面且高薪的工作,谁知,妻子突然和他离婚,再

妙之聊生 2025-11-21 18:03:30

上海,39岁男子名牌大学毕业,有一份体面且高薪的工作,谁知,妻子突然和他离婚,再加上工作压力巨大,男子满心烦闷,找了个弹弓大易拉罐来解压。慢慢的,他觉得自己技术成熟,开始打树上的果子,谁知,一失手打到了对面医院的玻璃上。明知这样做很危险,但他没有收手,多次打碎医院玻璃,造成巨大损失。医院发现问题后马上报警,这下,男子悲剧了。 钱女士在一家医院工作,平日里工作认真负责,巡房是她每天的固定任务。 事发当天,她巡视过程中突然发现一块钢化玻璃裂了,当时想着,这玻璃可能是自爆了,毕竟钢化玻璃自爆这种情况偶尔也会发生,所以没有在意。 可谁能想到,没过几天,又有两块玻璃碎了。钱女士这下觉得不对劲了,她仔细一瞧,竟然发现玻璃上有个直径1毫米的弹孔。 这哪是自爆,分明是有外力作用,被什么东西给打碎的。 这可不是小事,幸好只是打中了玻璃,要是打中人那还得了,钱女士心里一惊,赶紧报了警。 警方很快赶到现场,很快在现场找到了一颗弹珠。 警方开始调查,先了解医院内部情况,发现医院里矛盾并不多,不存在有人会因为矛盾报复到砸玻璃这种地步。 另一边,技术员也在现场仔细勘验,初步判断钢珠是从东南方向射过来的,警方根据这个线索,排除了一些可疑区域,把视线锁定在了大桥附近。 就在警方调查的时候,医院又有两块玻璃遭了殃。这时大家意识到,嫌疑人肯定还没走远,于是立刻在河边展开寻找。 正当大家仔细搜寻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追逐声,只见一个男子骑着电动车,快速逃走了。 侦查员们赶紧追上去,可男子跑得太快,一下子就没了踪影。不过,没过多久,侦查员们就通过排摸找到了男子的暂住处。 大家满心期待地冲进去,结果却让人有些意外,这男子是个偷电缆线的小偷,并不是打钢珠的嫌疑人。 民警有些失落,但也没放弃,继续寻找线索,很快,技术员在医院东南方向的桥洞下发现了蛛丝马迹。 根据现场提取到的相关痕迹,警方初步锁定了犯罪嫌疑人陈某,然后火速出击,把陈某抓捕归案,还查获了一把弹弓和一袋钢珠。 原来,39岁的陈某毕业于名牌大学,原本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 今年年初,他和妻子离婚了,加上工作上的压力又特别大,他心里烦闷得不行,不知道该怎么排解。 有一次,他偶然走到桥洞那边,看到有人玩弹弓打易拉罐,觉得挺有意思,就自己也买了一个弹弓,没事的时候就去桥洞那边打易拉罐。 打一打,那一刻就觉得心里没那么堵了,挺放松的。 后来,陈某自恃技艺越来越成熟,就不满足于打易拉罐了,开始练习击打河边树上的果子。 可他打靶时所处的位置,与他瞄准的果子连成的弹道,正对着医院的那面玻璃幕墙。 其实陈某心里也清楚,万一失手,玻璃肯定会被打坏,但他却抱着侥幸心理,放任事态发展。 几颗小小的钢珠,就像几颗“定时炸弹”,不仅打穿了医院的玻璃,也打破了陈某原本稳定的生活。 有人觉得他确实可怜,经济下行,生活压力大,一时糊涂才做出这种事。 但也有人觉得,他泄压的方式不对,玩游戏、爬爬山啥的,不也能缓解压力,为什么要选择如此危险的方式,幸好没有伤害到人。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当下,许多年轻人正背负着前所未有的生存重压。 陈某从名校毕业生到犯罪嫌疑人的人生转折,不仅是个人选择的失误,更是时代压力下的悲剧注脚。 年轻人在大城市里披星戴月地奔波,常常活成两种状态:要么被KPI和房贷推着走,像上了发条却找不到停摆键的玩偶;要么在情感挫折与职场困顿中,让痛苦向内腐蚀心灵。 压力需要出口,但选择怎样的出口,决定了人生的走向。 陈某的错误在于,他把宣泄建立在对公共安全的漠视上,用弹弓射出的不仅是钢珠,更是被压力扭曲的价值观。 真正的坚韧,不是在破坏中证明力量,而是在混沌中守护底线,压力管理应成为当代青年的必修课。 从法律角度,应该如何看待此事? 从主观要件来看,陈某明知射击弹道对着医院玻璃幕墙,清楚失手会砸坏玻璃,却抱着侥幸心理放任结果发生,这种对财物损坏结果的放任态度,属于故意毁坏财物罪要求的“故意”,并非过失。 从客观行为与结果来看,陈某多次用弹弓射击导致医院多块钢化玻璃碎裂,医院修复玻璃必然产生财产损失。 《刑法》第275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且其行为已满足“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立案追诉情节,即便暂未核算损失金额,也已达到该罪的入罪标准。 目前,陈某因为涉嫌故意损坏财物罪,被警方依法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0 阅读:0
妙之聊生

妙之聊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