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发现,中国,7年来首次。 据路透社10月20日报道,中国在2025年9月未从美国进口任何大豆,这是自2018年11月以来,近7年来首次出现零进口的情况。相比之下,南美的大豆出货量较去年同期激增。 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这事儿,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美国自己作的——加税导致价格账划不来。2025年,美国又升级了贸易关税,把大豆相关的税费一叠加,总税率飙到了34%。可南美那边呢?巴西大豆关税才3%,阿根廷还主动降到了2.6%,一升一降差出一大截。 就拿一吨大豆来说,美国货的到岸价比巴西货贵240多块,咱们国内的油厂、饲料厂都是做生意的,哪能做亏本买卖?谁便宜质量又不差,自然就买谁的。 而且这不是第一次吃关税的亏了。2018年贸易战刚开始,美国就拿大豆当筹码,咱们当时就开始往南美转,这十几年早把供应链铺好了。以前美国大豆还能占中国进口的半壁江山,到2024年就只剩20%了,今年9月干脆归零,算是把多年的布局落到了实处。 再说咱们自己的大豆产量虽然涨了,2024年收了2065万吨,可一年要消费1亿多万吨,缺口还得靠进口补,但补缺口的渠道早不止美国一条了。 大洋彼岸的美国大豆农场,现在真是惨。明尼苏达州有个第四代农民,家里仓库堆得满满当当,新豆子马上要收割,旧的还没卖出去,贷款利息都快付不起了。爱荷华州更惨,已经开始出现破产潮,当地豆农协会算过,从2018年到现在,光对华出口就跌了一半多,损失26亿美元。 之前政府还发过230亿美元补贴,可钱到手也换不回市场,现在豆农们联名写信喊“要市场不要补贴”,心里都清楚补贴是救急不救穷。 更要命的是,没了中国这个大客户,美国大豆根本找不到下家。墨西哥全年才买几百万吨,印度的需求连零头都不够,非洲市场也消化不了多少。 有行业大佬直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根本没有任何市场能替代。要是11月前还拿不到订单,美国今年得损失1400万到1600万吨的生意,相当于全年出口量的四分之一。有些仓库堆得太满,甚至发生了粮仓坍塌的意外,看着都揪心。 这边美国农场冷清,南美那边的港口却忙得脚不沾地。青岛港的工人最有感触,以前每月还能看见几艘美国粮船,现在满眼都是巴西、阿根廷的旗帜,平均一天要卸3船大豆。 9月巴西对华出口了1096万吨,比去年涨了近30%,占了咱们进口的85%还多;阿根廷更厉害,出口量翻了快一倍,两国加起来占了94%的份额。咱们当月总进口量不但没降,还涨到了1286.9万吨,创下同期第二高,根本没受美国断供的影响。 南美国家这几年也跟着咱们的需求在使劲。巴西、阿根廷都在加大投资修仓库、建铁路,就是为了更快把大豆运到港口装船。中国企业还去当地建了联合种植基地,从选种到收割都参与,既能保证大豆质量,供应也更稳定。以前南美大豆运到中国得等挺久,现在物流效率提上来了,基本能跟上咱们的需求节奏。 这些变化不光让南美农民赚了钱,当地经济也活了。巴西的大豆出口商添了新船,阿根廷的港口工人涨了工资,连周边的餐馆、商店生意都好了不少。两国还跟中国商量用本币结算,不用再换美元,省了不少手续费,合作起来更方便。有南美官员说,以前靠美国市场时,价格老被压得很低,现在跟中国合作,既能卖上价,还能稳定出货,心里踏实多了。 可能有人会问,南美大豆会不会趁机涨价?其实咱们早有准备。虽然巴西大豆因为需求大,价格涨了一点,但国家储备库里还有存货,能先顶一阵,等明年初巴西新豆子上市,价格自然会降下来。而且咱们还在开拓俄罗斯、埃塞俄比亚这些新供应源,以后选择更多,根本不怕被谁卡脖子。 说到底,9月的零进口不是突然翻脸,是多年布局和市场选择的结果。美国非要用关税当武器,把自己的大豆挤出中国市场,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的农民。而南美抓住机会把生意做好,也是双赢的结果。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做生意得讲规矩,谁靠谱、谁划算,大家就跟谁合作,霸权那套在粮食贸易里根本行不通。
特朗普(北京时间10月21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会允许中国惩罚美国农民,中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