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代表撂话,会对我们的反制进行回击!10月21日,根据外媒报道,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发表声明称,华盛顿将适当回应中国为占据主导地位而针对关键工业部门的攻击。中国恐吓企图不会阻止美国重建其造船基地,我们会对中国为占据主导地位,而针对关键工业部门的攻击做出适当回应。 这话说的就有问题,哪来的“中国攻击”?明明是美国先动手的。早在去年4月,美国就拿“恢复本国造船业”当由头,用那个老掉牙的“301条款”对中国的海事、物流和造船业搞调查,今年10月还真开始收歧视性的港口服务费,摆明了是想把中国船舶挤出美国市场。 咱们的反制不过是对等回应,比如针对他们的船舶类型精准设限,还留了调整窗口,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攻击”,美国这是典型的倒打一耙。 那美国为啥非要揪着“重建造船基地”说事儿?根子就在他们自己的造船业实在太不争气了。2024年一整年,美国造的商用船还不到10艘,这量连咱们中国一个月产能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更要命的是成本,他们造一艘船的钱,咱们能造三四艘,甚至五艘。 以前美国还能靠技术撑撑场面,现在中国造船的完工量、新订单量连续十五年都是全球第一,2025年上半年新接的订单更是占了全世界的64%,手里的订单也握了57.6%,这让一直当“全球老大”的美国坐不住了。 更关键的是,造船业跟美国的海军霸权绑在一起。美国海军联盟刚发的报告里都承认,他们的造舰能力跌到了25年来的最低谷,13家海军造船厂有9家都停产了,剩下的活儿全靠两家公司撑着。 现在美国的11艘航母里只有4艘能执行任务,两栖舰船一半以上都没法好好干活,要是造船业起不来,未来想扩军到381艘舰艇就是空谈。要知道,美国在印太搞战略布局,全靠海军航母群撑场面,造船基地垮了,霸权的腿就瘸了,这才是他们急着要重建的真原因。 再说得明白点,美国这是想把造船业当成“样板”,在关键工业领域跟中国抢主导权。这些年他们在半导体、新能源领域都试过用补贴、封锁那套打压中国,现在轮到造船业了。 美国觉得只要把中国挤出这个市场,自己就能靠着补贴把本土产业扶起来,顺便拉着盟友搞供应链脱钩,让全球造船业都看美国脸色。格里尔喊着“回应攻击”,其实是想给国内的保护主义政策找借口,让大家觉得“不是我们要搞封闭,是中国逼我们的”。 这里头还有笔政治账要算。美国造船业衰落这么多年,相关的工人和企业早就有怨气,尤其是那些铁锈地带的选民,对产业外流意见很大。政府喊着重建造船基地、对抗中国,既能讨好这些选民,又能给背后的军工集团争取预算——美国海军已经喊着每年要多拿400亿美元造舰,算下来到2054年得花一万多亿美元呢。 说白了,格里尔的声明一半是给国际社会看的,一半是说给国内选民和资本听的,用“中国威胁”当幌子,好把钱和选票都拿到手。 可他们自己也清楚,这事儿没那么容易成。美国造船业缺的不只是钱,还有熟练工人和完整的产业链。咱们中国从钢板到设备,从设计到建造,全链条都能自己搞定,效率高还便宜。美国造一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成本从21亿涨到25亿,还老延期交付,反观咱们的新船下水跟“下饺子”似的。就算美国真砸钱建基地,没个十年八年根本起不来,到时候咱们的技术说不定又往前跑了一截。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的打压最后得自己买单。他们的港口本来效率就低,还老闹劳资纠纷,洛杉矶和长滩两个港加起来的吞吐量,还不如咱们宁波舟山港一个港。 现在搞歧视性收费,中国船不来了,美国进口商要么等着缺货,要么就得花更贵的钱找别的船,最后物价涨了,吃亏的还是美国老百姓。之前加关税已经让美国商家苦不堪言,这次再折腾造船业,不过是又一次害人害己。 所以说,美国喊着“回击”“重建基地”,本质上是霸权焦虑闹的。看着中国在关键工业领域越来越强,自己的产业却节节败退,就想靠耍横把场子找回来。可时代早就变了,靠封锁打压赢不了竞争,更建不起能打的造船业。格里尔的声明听着凶,其实更像给自己壮胆,真要比实力比耐力,他们那点心思,明眼人一看就透了。
美国人急了,贸易代表当着全世界的面,几乎是摊牌了。他说,我们中国,已经拿到了全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