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这一次美代表团访问北京,没有如过去一惯地先采取“制裁中企"或是开着航母利舰,到中国门口威武扬威等方式开道,来施压中国。 这支由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民主党领袖亚当・史密斯率领的代表团,是 2019 年以来首个以官方名义访华的美国众议院代表团。 不同于以往访问前动辄放出的制裁风声,此次出发前美方仅低调公布行程,未提及任何施压性议题。 抵京后,代表团直奔外交部,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展开会谈,核心议题锁定军事互信与战略稳定,全程未出现以往常见的对抗性表述。 这样的转变源于此前强硬策略的失效。 2025 年初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战,并未达成预期目标。 美国农业州的大豆、玉米出口量持续下滑,价格跌至近五年低位,原本支持特朗普的农民群体频繁向政府施压,要求重启对华农产品贸易谈判。 稀土领域的困境更显突出,美国高科技产业依赖的稀土加工环节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施压手段反让自身企业陷入原料短缺,多家芯片制造商被迫暂停部分生产线。 37 万亿美元的政府债务压力,让美方更难维持对抗姿态。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海外持有美债规模连续六个季度下降,中国作为主要持有国之一的态度备受关注。 同时,科技领域的 “脱钩” 尝试也带来副作用,美国半导体企业因失去中国市场,2025 年上半年营收平均下滑 18%,相关行业协会多次游说政府放宽对华出口限制。 军事威慑的效果同样打了折扣。 此前频繁在南海海域部署的航母编队,不仅未能改变地区局势,反而增加了后勤消耗与误判风险。 9.3 大阅兵展示的新型装备,让美方意识到军事施压已难奏效,避免直接对抗成为共识。 此次代表团将军事对话作为核心议题,正是希望通过沟通减少误判,这与此前动辄炫耀武力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访问过程中,美方展现出对实地了解中国的需求。 多位议员坦言,此前对中国的认知多来自智库与媒体的二手信息,存在偏差。代表团除会谈外,还参观了北京的社区服务中心与科技企业,直观感受中国的发展现状。 这种近距离接触,让美方对 “中国不想与美国搞对抗” 的表态有了更真切的认知。 此次访问也成为中美多层级交流恢复的信号。 2025 年以来,中美元首已三次通话,为两国关系定调。经济、外交层面的高层对接陆续展开,此次众议院代表团访华,进一步打通了国会层面的沟通渠道。 王毅在会见时将其称为 “破冰之旅”,强调这为中美探索正确相处之道提供了助力。 外界注意到,美方此次访华还承担了协调后续交流的任务。 因国务卿鲁比奥被中国制裁无法访华,代表团代为沟通 APEC 会议后可能的特朗普访华议程,展现出推进对话的实际动作。 这种务实安排,取代了以往空泛的施压表态,成为此次访问的显著特点。 美方收起 “三板斧”,本质是对大国相处规律的正视,也是对自身困境的务实回应。 中美之间的分歧仍在,但此次访问证明,对话合作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这种从对抗到沟通的转向,不仅惠及两国,更为动荡的世界注入了稳定因素,这正是此次访问留下的最珍贵价值。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这一次美代表团访问北京,没有如过去一惯地先采取“制裁中企"或
文人学社
2025-09-27 10:55: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