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卖中国,还不能卖别人?全世界就中国吃菜籽油?”就在中国宣布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

鉴清评趣 2025-09-04 10:38:01

“不卖中国,还不能卖别人?全世界就中国吃菜籽油?”就在中国宣布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75.8%的反倾销保证金后,不少键盘经济学家立马跳出来指点江山。   2024年9月中国海关在进口加拿大油菜籽中连续检出有害物质超标,仅半年就记录37次不合格案例,病虫害问题严重到连欧盟都对其部分批次实施进口限制。 与此同时,加拿大政府却以“保护国内产业”为由,自2024年10月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对钢铁、铝产品加征25%关税。这种“双标”操作直接触发了中国的反制机制:2025年3月,中国对加拿大菜籽油、油渣饼加征100%关税。 8月12日,商务部公布历时近一年的反倾销调查结果,认定加拿大油菜籽以低于成本价倾销,导致中国国内产业受损,决定自8月14日起征收保证金。 这一决定对加拿大农业的冲击堪称“精准打击”。加拿大每年生产的油菜籽中,近一半销往中国,2024年对华出口额高达260亿元人民币。新规实施后,每吨加拿大油菜籽成本暴涨2000元,直接导致洲际交易所期货价格单日暴跌6.5%,创四个月新低。 萨斯喀彻温省——这个占加拿大油菜籽产量40%的农业大省,省长斯科特·莫伊紧急发声:“全省1200万英亩油菜籽涉及20万人就业,规模超过钢铁、铝和汽车制造业总和!”但现实更残酷:大量油菜籽积压仓库,货主被迫以骨折价向东南亚饲料厂抛售,加拿大农民每日损失数万加元,部分农场甚至放弃收割成熟作物。 面对如此局面,加拿大政府试图将责任推给“中国市场不可替代”,却选择性忽略了三个关键事实。其一,中国早已布局供应链多元化。自2021年起,中国逐步增加从俄罗斯、乌克兰的油菜籽进口,2025年前四个月俄罗斯对华出口量暴涨150%。 与此同时,被拒之门外的澳大利亚通过四年整改——更换除杂设备、建立全程追溯系统、连续8次抽检合格——终于在2025年8月向中国港口运入5万吨油菜籽,成为首个突破壁垒的供应方。 其二,加拿大油菜籽的“替代市场”根本不存在:欧盟自身产能饱和,印度外汇储备有限,日韩需求量微乎其微,美国市场则早已设置贸易壁垒。其三,中国国内油菜籽产量正在稳步提升,此次反制措施既保护了农民利益,也倒逼国内产业升级。 这场贸易博弈中,最耐人寻味的是时间节点的选择。中国商务部特意将保证金征收时间定在加拿大油菜籽收获季前夕,直接打乱其出口节奏。 而加拿大此前对华加征关税的生效时间,恰好卡在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旺季。这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策略,暴露出某些国家在贸易规则上的双重标准——当他们用关税大棒保护本国产业时,却无法接受其他国家依法维权。 如今,加拿大农业系统正经历剧烈震荡:农民面临种子滞销、化肥贷款违约风险,加工企业因原料积压资金链断裂,政府承诺的“寻找新市场”至今无实质进展。 反观中国,食用油市场供应稳定,国内油菜籽种植户迎来政策红利,进口渠道多元化布局初见成效。这场风波印证了一个现实:在全球化深度绑定的今天,任何试图通过倾销或加税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最终都会反噬自身。 当键盘经济学家们还在争论“中国是否离不开加拿大油菜籽”时,真实的数据已给出答案:2025年8月,中国从非加拿大渠道进口的油菜籽量同比增长37%,而加拿大农业部预测该国油菜籽库存将升至历史最高点。 这场贸易摩擦留给世界的启示远比争论更有价值——在国际贸易中,规则意识与供应链韧性,才是真正的“硬通货”。你如何看待这场博弈中的“双标”与反制?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0 阅读:439

评论列表

面具后面的你

面具后面的你

3
2025-09-04 11:28

加麻大,唯一一个被中美同时制裁的国家,真就是又赢麻了

鉴清评趣

鉴清评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