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不起了,实在是交不起了!由于中国的对等反制,很多美国的船只已经放弃停靠中国港口

微笑着前行 2025-10-19 19:27:28

交不起了,实在是交不起了!由于中国的对等反制,很多美国的船只已经放弃停靠中国港口。 今日一艘名为蔚蓝海岸号的豪华美国邮轮,按计划准备停靠在中国上海。 但是正好赶上了新政策的实施,他需要交纳1,167万元人民币的港务费。 交不起了,实在是交不起了,他只能被迫放弃停靠中国港口。 邮轮交不起钱了,大不了让这一船的游客改换旅游线路。 可是货轮如果交不起钱了怎么办呢? 难道全世界的生意都要暂停吗? 这场航运业的震荡并非突然发生,其源头是美国今年4月发起的单边行动。当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启动301调查,并宣布自10月14日起,对中国公司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此举直接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和《中美海运协定》。中方为维护自身产业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出台反制措施,同样于10月14日起对涉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 蔚蓝海岸号遇到的新规有着明确的收费标准,并非临时加码。政策规定第一年按每净吨400元人民币计收,之后逐年提高,到2028年将升至每净吨1120元人民币,且同一船舶每年最多收取5个航次的费用。更关键的是,收费范围不仅包括美籍或美造船舶,连美方直接或间接持股25%以上的船舶都被纳入其中,这使得大量含美国资本的国际船舶都受影响。 货轮面临的困境远比邮轮更严峻。美国美森航运的“曼努凯”号已成为首个缴费案例,在宁波港被收取446万元费用。航运巨头马士基为规避成本,直接调整航线,将两艘美籍船舶原定宁波港的停靠计划改为韩国釜山,货物需经中转再进入中国,时效和成本都大幅增加。这些调整看似是企业自主选择,实则是高额费用倒逼下的无奈之举。 船公司已开始通过更极端的方式降低损失。希腊油轮公司Okeanis Eco Tankers让两名美国董事辞职,香港上市的太平洋航运也调整了董事会构成,这些动作都被解读为通过减少“美国元素”规避收费。有业内人士测算,一艘20万吨级的散货船单次停靠中国港口,仅特别港务费就可能达到数千万元,这对任何企业都是沉重负担。 中方的反制虽引发市场波动,却有着清晰的法理依据和现实考量。美国最初的收费措施仅影响全球极少数船舶,而中方通过“股权认定”扩大范围,实则是针对美国资本深度参与全球航运融资的现状精准施策。这种反制并非要阻断贸易,而是倒逼美方放弃歧视性规则,维护国际航运的公平环境。 从普通消费者视角看,航运成本的上升最终可能传导至物价。摩根士丹利已发出警告,称高运费或使美国消费者年成本增加300亿美元,加剧通胀压力。中国的进口商虽也面临成本压力,但大多理解此举是对美方单边主义的必要回应。 这场由港口费引发的博弈,本质是单边主义与多边规则的碰撞。中方多次表态,“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反制措施的范围和强度也会视情动态调整。蔚蓝海岸号的转身离去,不过是这场博弈中的一个缩影。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微笑着前行

微笑着前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