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美国摊牌了,我们也没必要装糊涂!美军官马克·米利承认了:只要中国想过好日子,

亨克孤独 2025-11-28 14:48:11

既然美国摊牌了,我们也没必要装糊涂!美军官马克·米利承认了:只要中国想过好日子,想搞高科技,就是美国的敌人。这说明什么?说明“韬光养晦”的时代彻底结束了。   面对一个为了保住钱包就要杀人的强盗,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唯有把手中的家伙事儿磨得更亮!米利这番极其罕见的坦诚,实际上是把中美博弈的最后一块遮羞布给扯了下来。   米利不是普通军官,他坐过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位置,说出来的话代表着美国军方的真实想法。以前美国政客还会扯着“自由贸易”“规则秩序”的幌子,现在连装都懒得装了。他们的逻辑很直白,中国想靠高科技过上好日子,就会动美国的蛋糕,所以必须当成敌人打压。   这话听着刺耳,但美国早就在这么干了。从2019年把华为拉进实体清单开始,他们的手越伸越长。2022年干脆禁止14纳米以下芯片设备出口,甚至不让美国技术人员去中国晶圆厂上班。2024年10月,美国财政部又发布新规,直接限制对中国半导体、量子科技这些领域的投资,限令2025年1月就生效。   他们算盘打得噼啪响,觉得把技术路子堵死,中国就只能乖乖听话。可他们忘了,中国不是二十年前的中国,更不是他们能随意拿捏的其他国家。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在这儿摆着,14亿人的市场在这儿撑着,想卡脖子没那么容易。   美国越打压,咱们的反击越有力。海关数据能说明一切,2022年中国芯片进口金额还是4156亿美元,2023年就跌到3494亿美元,一年少花662亿美元。到了2024年,集成电路出口直接冲到1595亿美元,第一次超过万亿人民币,成了出口额最大的单品。   这些变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中芯国际2024年营收涨了27%,月产能快冲到95万片晶圆,85%以上的产能都在满负荷运转。长鑫、长江存储在存储领域也抢下不少份额,以前被国外垄断的成熟制程芯片,现在咱们自己能造大半。   汽车领域的突破更直观,2025年11月底,广汽那台100%国产化芯片的智能汽车都下线了。国芯科技的两款芯片直接用在核心部位,域控芯片是整车的“神经中枢”,安全气囊芯片负责最后一道安全防线,全都达到国际高端水平,彻底打破了国外垄断。   美国本想靠打压拖慢我们,结果先把自己折腾得够呛。2022年他们搞了个280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拿527亿补贴拉台积电、三星去美国建厂。可到2025年,英特尔的俄亥俄工厂直接把投产时间从2025年推到2030年,台积电的项目也一再延期。   特朗普都看不下去了,2025年3月在国会直接喊着要废除芯片法案。他说美国扔了几百亿没见效果,企业拿了钱不建厂,不如把剩下的钱拿去还债。这话虽糙,却戳破了真相——美国想用钱砸出制造业优势,偏偏执行得一塌糊涂。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企业先疼得嗷嗷叫。英特尔、高通这些巨头,丢了中国这个大市场,2024年的收入都很难看。原本靠中国订单活的美国芯片设备商,现在订单量掉了三成,股价跟着晃荡。外媒都直呼,这反噬来得太猛了。   咱们不是没给过机会。中国商务部针对美国的投资限制,多次提出严正抗议,希望他们别把经贸问题政治化。可美国根本不听,一门心思要搞对抗。这就没啥好说的了,以前“韬光养晦”是为了积蓄力量,现在人家都把刀架到脖子上,再装糊涂就是真傻。   2017年到2023年,中美贸易战打了六年,中国GDP反而从83.2万亿涨到126万亿,增长了51.4%。中美贸易额也从5837亿美元涨到6644.5亿美元。这些数据证明,中国的发展势头挡不住。   米利的话算是把窗户纸捅破了,咱们现在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把高科技的根扎在自己地里。国芯科技已经在扩研发投入,瞄准智能座舱、电池管理这些新场景。中芯国际2025年的资本开支还保持在73亿美元,产能接着扩。   美国想靠打压保住自己的地位,这种想法本身就违背规律。世界不是美国的后花园,中国老百姓想过好日子,想靠科技变强,天经地义。   既然美国摊牌了,我们就接着。不用跟他们掰扯什么道理,把芯片造得更好,把技术搞得更硬,就是最有力的回应。手里的家伙事儿亮了,腰杆自然就直了,日子也才能过得更踏实。  

0 阅读:1
亨克孤独

亨克孤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