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6月,伊拉克核反应堆建造已到关键时刻,突然,以色列16架战机超低空侵入,16枚MK84炸弹朝着核反应堆袭来,伊拉克防空火力疯狂反击。 说起1981年那事儿,现在想想还挺有意思的。那时候中东局势本来就乱成一锅粥,伊拉克在萨达姆·侯赛因的领导下,正卯足劲儿往核领域钻。伊拉克从50年代就开始琢磨核技术了,1959年成立了原子能委员会,1960年跟苏联签协议,在巴格达郊外建了个小反应堆,才2兆瓦功率,够呛能干啥大事儿。萨达姆上台后,更来劲儿了,他1979年接手复兴党大权,就把核计划改名叫“塔穆兹”,继续跟法国合作建反应堆。法国那时候石油短缺,伊拉克石油多,两人一拍即合,1976年签了合同,建两个堆:一个70兆瓦的“塔穆兹1号”,另一个1兆瓦的“塔穆兹2号”。法国人说这是和平用途,帮伊拉克搞科学研究,还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有保障措施,因为伊拉克1970年签了核不扩散条约。可以色列那边不买账,他们情报显示,这玩意儿迟早用来造核弹,萨达姆那人野心大,镇压库尔德人和什叶派时下手狠,1980年还入侵伊朗,造成几十万死伤,谁知道他会不会对以色列来这么一手。 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对这事儿特别上心。他1913年生在波兰,家里犹太人,二战时家人死在纳粹手里,他自己也坐过牢,1940年代领导地下组织,反抗英国人。1977年当上总理后,推动跟埃及和谈,但对阿拉伯国家警惕心重。贝京情报团队1980年10月开会,认定伊拉克反应堆7月或9月就能跑起来,里面装的93%高浓缩铀够造几颗广岛级原子弹。贝京下令军事行动,代号“巴比伦行动”,后来叫“歌剧行动”。他跟外交部长摩西·达扬和国防部长阿里尔·沙龙商量过,有人觉得太冒险,国际上会挨骂,但贝京坚持,说这是自卫,不能让萨达姆有核弹威胁以色列城市。这决定影响深远,后来形成“贝京主义”,以色列以后就定调了,绝不让中东对手搞核武。 伊拉克那边,反应堆建在图瓦萨核中心,离巴格达东南17公里,法国工程师帮着干活,1980年7月伊拉克科学家还跟萨达姆汇报,说不出意外一年内完工。法国技术牛,当时领先苏联,堆一跑起来,就能产优质铀235。萨达姆的核野心不是一天两天,他早年从复兴党底层爬上来,1959年参与刺杀行动失败,腿中枪逃到叙利亚,1968年政变后当副总统,控制情报网,1979年清洗党内对手,处决49人。1980年对伊朗开战时,伊拉克空军还用化学武器,杀了几万伊朗人和库尔德人。核计划是他的底牌,想在中东称霸。以色列情报来源可靠,有美国KH-11卫星照片,还从伊朗那儿搞到侦察照——伊朗1980年9月30日空袭过反应堆,操作“烧剑行动”,用F-4幽灵机扔炸弹,损了点,但法国人修好了。伊朗那时候跟以色列暗中合作,都怕萨达姆。 以色列空军准备得细致。F-16战斗机是美国1980年卖的,航程刚够1100公里往返巴格达,没空中加油,就挂副油箱。计划用8架F-16扔16枚2000磅MK-84延时炸弹,6架F-15护航,总14架机——不对,是8架F-16加6架F-15,等等,实际起飞时调整成8加8?资料上说8 F-16和6 F-15,但总共16架左右。飞行员挑了20人强化训练,模拟低空编队、2分钟轰炸。领队是泽埃夫·拉兹中校,阿莫斯·亚德林管情报,伊兰·拉蒙是新手但技术好。航线绕弯,从埃齐翁基地起飞,南下过沙特,东北进伊拉克,高度9到18米,雷达上看像一架飞机。伊拉克防空那时候弱,萨达姆的空军主力米格-21,雷达常关。 6月7日下午4点,机群从埃齐翁起飞,无线电静默,雷达关。飞两小时,过约旦和沙特空域——约旦国王侯赛因在游艇上看见了以色列标志,但没来得及警告伊拉克。下午5点35分,到目标上空,F-15拉高护航,F-16爬到600米俯冲,速度1100公里每小时,35度角扔炸弹。间隔5秒一对,8到16枚命中穹顶,混凝土裂开,核心毁了。整个轰炸不到2分钟。伊拉克士兵那会儿午饭时间,雷达关了,没发现。事后防空开火,曳光弹乱飞,但以色列机群已掉头。返航时击落两架米格-21,用响尾蛇导弹。所有飞机安全回家,没损失。死10名伊拉克士兵和1名法国工程师达米安·肖塞皮埃。 这事儿一出,国际上炸锅。联合国安理会6月19日通过第487号决议,全票谴责以色列侵略,要求赔伊拉克损失,还敦促以色列接受保障措施。对伊拉克来说,这打击大,但没停下脚步。反应堆毁了,法国想帮修,但1984年谈崩了,因为伊朗-伊拉克战争烧钱,石油收入掉,外交压力大。萨达姆转地下搞核计划,从1981到1991年投100亿美元,雇7000科学家,搞铀浓缩,买离心机,从巴基斯坦和南非弄部件。专家说,这轰炸没毁计划,反而刺激萨达姆加速,之前是探索性,现在直奔武器。1991年海湾战争,美国B-52炸平遗址,联合国检查组发现伊拉克离核弹不远了,但没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