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芯片大战,却让日本发现一个惊天秘密。日媒紧急呼吁:“全球70%的成熟制程订单正源源不断流向中国工厂,价格低到让我们怀疑人生!”美国把EUV光刻机当“核弹”使,中国却用28纳米“板砖”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美国从2018年起一步步收紧半导体出口管制,2022年10月新规直接拉上荷兰ASML和日本多家企业,彻底堵住极紫外光刻机对华销售通道,想把中国卡死在7纳米以下。 中国企业没等也没怨,直接把主力转向28纳米及以上成熟节点。中芯国际用现有深紫外光刻机加多重曝光,2023年就实现28纳米全流程国产,良率稳在九成。华虹无锡二期、晶合合肥三期、全国十几条新12英寸线,总投资超五千亿,全砸在成熟制程上。 这些厂一开,产能就哗哗往上涨,SEMI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晶圆产能已占全球近三成,2025年接近三分之一,日本韩国基本没新增。成熟制程占全球芯片需求七成以上,汽车、家电、传感器、工业控制,全离不开它。美国盯着最尖端那块,中国却把最刚需的螺丝钉市场牢牢攥在手里。 2025年,订单潮真来了。全球采购商一看报价,中国晶圆价比台湾低两三成,供货还稳,许多欧美日韩大单直接转过来。日本最大半导体商社内部报告直呼受不了,本土产线开工率掉得厉害,韩国那边设备出口也卡住。《日本经济新闻》连发文章,说大量成熟订单正往中国跑,价格低到让人怀疑人生。 中国报价为什么这么狠?多家头部厂同时扩产,规模一拉,成本就下来了。国产刻蚀机、清洗机等设备用起来,国产化率超三成五,省下一大笔。汽车厂、家电厂最怕断供,看到中国产能足、链条全,订单自然就过来了。中芯部分线利用率九成多,华虹直接满产加班。工程师队伍超七十万,海归人才大批回来,工艺天天在优化。 日本急了。消费电子本来就卖不动,材料设备优势又守不住,订单一跑等于砸饭碗。韩国存储虽有优势,也被低价挤得难受。车载芯片领域,中国份额蹭蹭上涨。 美国那张EUV王牌扔出去,结果高端没完全堵死,成熟市场却被中国吃得差不多了。封锁越狠,中国链条越齐,从掩膜到封装全能自己干,成本差距越拉越大,外企想回都回不去。 这事告诉大家,芯片不是光拼最细的线才算赢。成熟制程才是真金白银的大市场,中国企业不追虚高,踏踏实实把量做起来,把价打下来,把供应链抓在自己手里,反而把主动权抢回来了。外部压力越大,自强步伐越快,中国半导体产业正从跟随者变成规则制定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