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现在被谁实控?    确切的说,现在的钓鱼岛处于中日双方部分实控、共同存

红日观全局 2025-11-20 14:49:53

钓鱼岛现在被谁实控?     确切的说,现在的钓鱼岛处于中日双方部分实控、共同存在、相互制衡的争议状态。   钓鱼岛的归属,从来都不是一笔糊涂账,从地图上看,这块不足7平方公里的小岛,静静地躺在中国东海的西北角,看似不起眼,却是中日之间最敏感的海域之一。   要问现在到底谁在掌控钓鱼岛?答案很简单,谁也没完全实控,但日本也早就不是“说了算”的那一方了。   说到底,钓鱼岛到底是谁的,这事儿得从历史账本里翻。   中国人最早发现它、命名它、使用它,而且早在明朝和清朝时候,它就已经被正式划入中国的海防系统,归台湾府噶玛兰厅也就是现在的宜兰县管。   1403年的《顺风相送》和1561年的《筹海图编》早就把钓鱼岛写进了中国的地理书里。这可不是后人“补记”的,是实打实的文献证据。   到了近代,形势变了,1895年甲午战争打得中国割地赔款,日本趁乱把钓鱼岛偷偷“编入”冲绳县,还硬是通过《马关条约》把这片地方一起吞了。   可这口吞得不干不净,二战结束后按照《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所有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都得还回来,钓鱼岛作为台湾附属岛屿,自然是一起归还。   问题就出在战后处理的细节上,1951年,美日签了个《旧金山和约》,但中国根本没有参与。这个条约里并没提钓鱼岛,没说它归谁。   结果1971年,美国和日本私自签了《归还冲绳协定》,把“施政权”一股脑交给了日本。   注意,这只是“施政权”,不是主权,而且这种私下分地的做法,根本不具备国际法效力。换句话说,日本拿到的,只是一张不合法的“使用权纸条”。   日本靠着这张纸条,开始在钓鱼岛搞动作,修灯塔、建直升机平台,还动不动就说这里是它的“固有领土”。   但从2012年以后,这种“单方面控制”的状态就被彻底打破了,当年日本强行把钓鱼岛“国有化”,引发了严重的外交风波。   中国迅速反应,启动了常态化海警巡航机制,从那时候开始,每次日本公务船想单独靠近钓鱼岛海域,都得面对中国海警的执法船只,两国公务船对峙成了常态,谁也无法独占。   到了2025年,这种对峙更常见。中国海警舰艇不仅在钓鱼岛12海里范围内持续巡航,还在必要时起飞直升机进行空中驱离。   今年5月,中国海警就曾出动直升机,对日本一架试图闯入钓鱼岛上空的民用飞机进行警告并成功驱离。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宣示主权”,而是实打实的行动。   说到底,日本嘴上说“我们控制”,但现实是,它连派船靠近都得看中国船在不在。更别提中国海警从2023年到2025年,几乎没停过的海上维权巡航。   像11月16日,1307舰艇编队又一次在钓鱼岛领海内进行例行巡航,这已经成了制度化动作。   中国的立场很明确:钓鱼岛是中国的,中国不仅有历史和法律依据,也有实际的执行力。   中国的维权行动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012年,中国已经向联合国递交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声明。   这相当于把钓鱼岛的主权主张写进了国际法框架里。外交层面,中国也没有放松过,通过各种国际场合和法律文件,不断反击日本的单方面主张,稳步推进法理斗争。   再说美国这个“第三方”。美国一边说《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一边又强调“对主权归属不持立场”。   这种“战略模糊”说白了,就是不想真掺和进去。美国的真正目的,是维持地区平衡,避免势力此消彼长。它并不是真的支持日本,只是不愿意看到中国在东海增强影响力。   所以现在的钓鱼岛,处于什么状态?一句话:中日都在场,谁也没法彻底控制。日本想靠过去,得先掂量掂量中国海警在不在。   中国则是以实际行动稳步推进海上存在,既不挑事,也不退让。这个局面短时间内不会结束,双方都有定力,也都有底线。   可以说,钓鱼岛问题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是谁喊得响谁就赢,而是谁站得住谁就有话语权。   中国依靠常态化执法、法理主张和外交努力,正在不断巩固对钓鱼岛的实际影响力。这不是一天两天能看出结果的事儿,但风向,已经悄悄变了。   总的来看,现在的钓鱼岛,没有谁能一锤定音地说“归我”。但谁在真正行动,谁在一步步推进,那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钓鱼岛不在话语里,也不在地图上,而在海面上,在执法船的航迹里,在直升机划过天空的那一瞬间。   信息来源: 《外交部:中国海警船在中国领海巡航执法天经地义 不接受日方无理交涉》——光明网

0 阅读:2

猜你喜欢

红日观全局

红日观全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