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 8 月 27 日晚,小鹏汽车在广州智造中心正式发布了全新一代小鹏 P7,并随即亮相成都车展。这款曾经帮助小鹏树立品牌图腾的轿跑迎来全面换代,承载着公司在今年实现销量突破和盈利目标的期待。
全新 P7 的最大变化,是整车配置的高度统一化与极致化。小鹏宣布全系标配 Ultra 平台和双腔空气悬挂,把以往区隔配置的思路打破,让这款车型成为展示公司最高技术水准的窗口。产品负责人 Nick 解释称,P7 对小鹏而言不仅是一款车型,更是代表品牌调性的符号,因此 “必须做到最纯粹” 。外观延续曲面设计语言,升级了家族灯语,保留了用户喜爱的鹏翼门。内饰和空间在轿跑比例下仍做到了同级最优的二排腿部与臀部空间,后备厢扩展容积可达 1929 升 。
价格策略同样引人注目。全新 P7 起售价 21.98 万元,比上一代明显下探,同时四驱版本的定价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压低,让更多用户能够以相对可及的价格体验到强劲的驾控性能。何小鹏直言:“如果你开一开这个四驱,就会觉得太酷了”,因此公司宁愿牺牲部分利润,也要把四驱的门槛拉低 。
在群访环节,何小鹏对外阐释了产品、战略与行业的多重思考。他强调,全新 P7 的目标是在纯电轿车细分市场进入前三,公司已为此匹配了产能和资源。他坦言去年因决策摇摆导致换代延后,但今年发布反而能搭载图灵芯片与 5C 电池,是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对于定价,他指出公司内部最重要的原则是价格稳定性,不轻易改动,以维持长期信任 。在销量目标上,官方并未公布具体数字,但明确全新 P7 要超越前代的表现,并支撑小鹏在四季度实现盈利的关键节点。
与以往偏重智能化的发布会不同,这次小鹏强调了驾控和运动特性。何小鹏解释称,这是一款 “开上去就不想放手” 的轿跑,必须用驾驶体验去打动用户。智能化部分则采取 “硬件先行” 的策略,即提前预埋高算力硬件,软件功能将在未来逐步升级到极致。他还透露,小鹏今年在 VLA(视觉-语言-动作大模型)上的投入接近 50 亿元,预计到 2026 年中国自动辅助驾驶会出现一次大跳跃,小鹏希望在新一代阵营中占据位置 。
面对媒体关于估值和竞争的提问,何小鹏认为小鹏被资本市场低估,一方面是中美估值体系的差异,另一方面是公司在 AI 与 RoboTaxi 等前瞻领域的价值尚未完全显现。他重申小鹏要成为 “AI + 汽车” 的科技公司,不仅在硬件和智能驾驶上自研,还要在大模型和跨域融合方面建立长板。他预计未来车企的研发费用年均需达 500 亿元,其中三分之二将投入 AI 。
成都车展上,全新 P7 与小鹏 MONA M03、G6 等车型同台展出,进一步强化了小鹏在智能轿车领域的产品矩阵。现场氛围显示,这款车型以更低价格、更高配置和更鲜明的运动属性,有望延续乃至超越上一代 P7 的市场热度。对于何小鹏而言,造车仍是 “永不停止的马拉松”,但全新 P7 被寄予厚望,成为推动小鹏摆脱亏损、重回增长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