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机构,类似于黑社会组织,建议国家取缔! 这个组织,非常庞大,它是合法的,

良彩博古 2025-11-29 01:56:54

有个机构,类似于黑社会组织,建议国家取缔! 这个组织,非常庞大,它是合法的,却干着很多违法的勾当。 它常常使你及你的家人,你的亲戚朋友不得安宁。 这个组织就是:网贷第三方催收机构。 网贷,它的广告美丽动人。如:让天下没有难借的钱;缺钱了,找亲戚朋友丢人,来试试xx贷吧,它会让你开心。 很多朋友急钱办事,或急于周转,就借了网贷。但借了就个深坑,让人很难爬起来。他们的年化率一般都在24%一36%之间,例如:1万元钱,借满4年,光利息就是1万多,子比母大,而且他们会诱惑你借更多的钱。 去年冬天,老家邻居张叔的遭遇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他儿子结婚差8万彩礼,急得满嘴燎泡,刷短视频时看到“无抵押、秒到账”的网贷广告,没多想就借了5万,约定年化率32%,分12期还款。第一个月还了6000多,第二个月手头紧迟了3天,催收电话就炸了。一开始是温柔提醒,后来直接换成辱骂,“老赖”“骗子”的字眼像刀子一样扎人。更过分的是,催收人员扒出了张叔手机里的通讯录,给亲戚朋友挨个打电话,编造他儿子赌博欠债的谣言,甚至把合成的低俗图片发到家族群里。张叔本来就好面子,经这么一折腾,血压飙升住进医院,婚礼也差点黄了,最后东拼西凑还了8万多,才总算摆脱了催收的纠缠。 这样的案例不是个例。打开投诉平台,关于网贷第三方催收的投诉量常年居高不下,仅2024年上半年就超过12万条。这些催收机构披着“合法催收”的外衣,干的却是黑社会式的勾当。他们精准拿捏借款人的心理弱点,用“爆通讯录”“P图辱骂”“上门滋扰”等手段施压,甚至有催收人员冒充公检法人员,编造“涉嫌诈骗”“法院通缉”等虚假信息,逼迫借款人超额还款。更隐蔽的是,他们会故意设置“砍头息”,比如借1万实际到账8000,却要按1万的本金计算利息,这种明着违法的操作,却被包装成“服务费”“手续费”,让借款人防不胜防。 网贷广告的虚假宣传,是把人推入深渊的第一只手。“凭身份证就能借”“随借随还无压力”,这些看似诱人的口号,背后藏着的全是陷阱。他们从不主动告知真实年化率,而是用“日息低至0.05%”来混淆视听,让借款人误以为成本很低。殊不知,日息0.05%换算成年化率就是18%,再加上各种隐性费用,实际年化率往往突破36%的司法保护上限。更恶劣的是,他们会诱导借款人“以贷养贷”,当你还不上一笔贷款时,客服会“贴心”地推荐另一款网贷,让你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最后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到彻底压垮借款人。 这些催收机构之所以敢如此嚣张,根源在于监管的滞后和行业的混乱。部分网贷平台为了规避风险,将催收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公司,双方签订“免责协议”,一旦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平台就可以金蝉脱壳。而一些第三方催收机构没有固定办公地点,人员流动性大,监管部门查处起来难度极大。更有甚者,部分催收人员与黑恶势力勾结,使用暴力、威胁等手段催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好在近年来,监管部门已经加大了整治力度,2023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禁止暴力催收,多地也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一批违法催收机构被依法取缔,多名涉案人员被追究刑事责任。 但要彻底铲除这颗毒瘤,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对监管部门来说,要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打通网贷平台和催收机构的信息壁垒,实现全程留痕、实时监控;对网贷平台来说,要承担起主体责任,规范自身经营行为,杜绝虚假宣传和违规放贷;对借款人来说,要提高风险意识,远离网贷陷阱,遇到暴力催收要及时保留证据,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更重要的是,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贷催收的法律边界,加大对违法催收行为的处罚力度,让催收机构不敢越雷池一步。 网贷第三方催收机构的违法行径,不仅损害了借款人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它们就像隐藏在网络背后的黑手,时刻威胁着普通人的生活安宁。取缔违法催收机构,规范网贷行业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只有让网贷行业回归金融服务的本质,才能真正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3
良彩博古

良彩博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