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从来就不亲华,源于历史原因,虽然大家知道新加坡在二战期间涌现出很多爱国华侨

阿皮历史库 2025-11-28 10:53:51

新加坡从来就不亲华,源于历史原因,虽然大家知道新加坡在二战期间涌现出很多爱国华侨,还有很多抗日英雄,但是这些抗日武装成员其实在二战结束后,根本就没有进入新加坡的决策核心圈子。     当年日军打进新加坡的时候,在陈嘉庚先生的组织下,星洲华侨抗敌后援会很快成立起来,里面专门设了民众武装部,就是要组织华侨义勇军跟日军干。     那时候报名的人特别踊跃,短短一段时间就有几千人,后来陆续加到了上万人,这些人里有工人、农民还有学生,都是抱着保家卫国的心思,哪怕手里拿的是英军给的劣质武器,哪怕没经过多少正规训练,也照样敢跟装备精良的日军硬刚。     可惜日军推进太快,这些义勇军损失惨重,最后被英军下令解散,抗敌后援会也在新加坡陷落后停止了活动,临走前还把最后一笔160万新币的捐款汇给了重庆国民政府。     除了义勇军,还有很多华侨加入了马来亚共产党,或者国民党领导的抵抗运动,在敌后搞游击战,给日军制造麻烦,可这些人的付出,并没有在战后换来应有的政治地位。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之一就是二战结束后日军投降,英国人又卷土重来,继续对新加坡实行殖民统治。     但这时候的新加坡人已经不一样了,经历过战争洗礼,大家都想独立自主,反殖民的呼声越来越高。   而这些抗日华侨因为有过武装斗争的经历,又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自然成了反殖民运动的核心力量,这些抗日武装里很多人跟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么是马共成员,要么心向祖国,这让英国人坐立难安。     英国人心里很清楚,要想继续控制新加坡,就得把这些有号召力、有战斗力还亲华的力量给打压下去,不然自己的殖民统治根本坐不稳。     于是在1948年,英国颁布了紧急法令,直接宣布马共为非法组织,禁止任何公开集会和请愿,开始大规模逮捕反殖民活跃分子,很多当年的抗日英雄要么被抓进监狱,要么被迫躲进森林,还有的只能流亡海外,连正常生活都成了问题,更别说参与政治了。     而且英国人在新加坡一直搞区别对待,英校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毕业后找工作尤其是当公务员都有优先权,升职也快,而华校生却处处受歧视,连唯一的高等学府马来亚大学都只认剑桥考试文凭,把大部分华校生拒之门外。     那些抗日华侨大多是华校背景或者出身劳工阶层,本身就被英国的殖民体制排除在权力体系之外,再加上紧急法令的镇压,他们的政治空间被彻底挤压,根本没机会靠近决策层。     英国人的打压只是第一步,真正让抗日华侨彻底无缘核心权力的,是李光耀势力的崛起和后续操作。     李光耀虽然是华人后裔,但从小接受的是英式教育,早年连华语都不会说,后来为了政治需要才改了中文名。     他刚进入政坛的时候,其实借助了不少华校生和左翼力量的支持,当时人民行动党成立,里面既有李光耀这样的英校精英,也有林清祥这样的左翼领袖。     而左翼力量里很多人都跟当年的抗日运动有关联,华校生更是反殖民运动的主力军,正是靠着这些人的支持,人民行动党才能在大选中获胜,李光耀也才能当上总理。     但等他站稳脚跟之后,就开始跟这些曾经的盟友划清界限了。     李光耀认为,要是让亲华的左翼力量和抗日华侨进入核心决策圈,西方大国肯定会警惕,新加坡的生存空间可能会被压缩。     所以李光耀执政期间不仅打压左翼,还推行了一系列弱化华语教育、放弃方言的政策。     在这种政策导向下,那些有着强烈中国情怀的抗日华侨,自然不可能被纳入决策核心。

0 阅读:64

猜你喜欢

阿皮历史库

阿皮历史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