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名苏联少先队员,送给美国大使一个木制美国国徽,大使没想到,这竟是一

峻辉聊过去 2025-11-26 19:36:14

1945年,4名苏联少先队员,送给美国大使一个木制美国国徽,大使没想到,这竟是一个不用电源的顶级窃听器,此后监听了4任美国大使,直到8年后才被发现。 1945年,二战眼看着收尾了,苏联和美国还表面上称兄道弟。苏联搞出个高招,他们发明了一种监听玩意,叫“The Thing”,藏在木头美国国徽里头。别看它不起眼,这东西不用电池,纯靠外部信号驱动,简直是当时的技术巅峰。苏联情报部门早从1943年就开始琢磨这套设备,本意就是冲着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去的。想想看,那时候两国刚联手打败德国,转眼间就互生猜忌,苏联想摸清美国在欧洲的下一步棋,美国也一样盯着苏联的动静。这监听器一出,等于给苏联开了个后门,直通美国大使的书房。 这设备的设计说白了,就一个银膜天线藏在国徽鹰嘴下面,外部从300米外射微波脉冲,击中天线后反射回来,房间里的声音震动银膜,调制信号,就这么把对话传过去了。苏联高层一看这东西靠谱,立马批了行动,代号“金唇”。他们先试着派人潜进去装,可大使馆守得铁桶似的,核心区根本进不去。接着又想放把火假装救灾,让伪装的消防员混进去,结果美国人自己扑灭了火,愣是没给机会。折腾半天,苏联情报人员一合计,干脆藏在礼物里送过去。礼物得选对路子,既像样又不招疑,还得让美国人搁在显眼地方。琢磨来琢磨去,定了美国国徽这主意,用枫木和松木雕的,尺寸不小,鹰爪抓着橄榄枝和箭,细节刻得跟真的一样。里面银膜和天线埋得严实,表面刷层石膏,测试了好几轮,确认外部脉冲一打,信号反射准没错。 机会来得巧,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刚开,苏联情报组顺势办了个少先队健身营开幕式,邀请函写得天真烂漫,罗斯福和丘吉尔忙不过来,就派大使顶上。美国大使哈里曼去了,8月4日,四个苏联少先队员抬着裹红布的国徽上前,名义上是战时友谊的象征。哈里曼接了,觉得这礼独一份,比英国大使收的那些小玩意体面多了。他直接挂在斯帕索宅书房壁炉上,成了办公室的装饰焦点。从那天起,国徽就这么安安静静待着,谁也没多想。 监听启动后,苏联操作组从范体克街对面楼里干活,每天定时射脉冲,间歇式操作,避免被抓包。哈里曼在位时,他们录下不少外交闲聊,纸笔声、杯子碰桌子的动静全进信号里。哈里曼走人后,沃尔特·贝德尔·史密斯接棒,这家伙爱边走边说,脚步声混在对话里,得费劲过滤。接着艾伦·柯克上,会议多起来,三四个人围桌,声音叠一块儿,解码得反复调。乔治·凯南1952年到任,辩论激烈,烟斗敲桌的脆响也传过去了。八年下来,四任大使换了,国徽一动不动,苏联听了上千小时的录音,从军援细节到柏林危机,全攒着呢。这事搁现在想想,技术简单却管用,暴露了冷战里信任的脆弱。苏联没急着用情报大肆施压,就这么闷声积累,等于在美方眼皮底下挖了条情报沟。 发现这玩意纯属意外。1951年,一英国无线电员在监听苏联空军频道时,意外截获美国口音的对话,信号直指斯帕索宅。他上报后,美国国务院派约瑟夫·贝兹詹和约翰·福特去查。贝兹詹假装客人进书房,用信号发生器扫,凯南当场念电报测试,仪器在国徽前狂响。拆开一看,银膜天线露出来了,专家组回华盛顿拆解,确认被动原理。八年监听事实摆那儿,美国高层气炸了,但没声张,怕丢人现眼。斯帕索宅从此加固安检,书房装屏蔽网,国徽样本送去分析,推动了反间谍技术升级。 到1960年5月,苏联打下美国U-2侦察机,联合国安理会吵翻天。苏联代表指着美国鼻子骂间谍,美国大使亨利·卡伯特·洛奇不干了,直接把国徽拎到会议桌,拆开演示原理,讲了七年监听的旧账。闪光灯啪啪响,苏联那边脸拉得老长。这曝光本想反击U-2事件,结果适得其反,美国安保漏洞全抖落出来,国际上议论这是互不相让的开端。国徽样本后来搁在国家密码博物馆,成了冷战间谍史的活标本。

0 阅读:120
峻辉聊过去

峻辉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