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陈毅当上海市长,有人提议禁娼,陈毅说:这会让30万人失业 194

不急不躁文史 2025-11-22 09:55:25

1949年陈毅当上海市长,有人提议禁娼,陈毅说:这会让30万人失业 1949年5月27日,上海,终于从枪林弹雨中解放出来。 第三野战军的铁骑卷起的风尘还未停歇,第二天,陈毅便接过了这个已经千疮百孔的城市的烂摊子,成为了上海市长。 人们常说,上海曾是旧中国最繁华的城市,可那时的上海,和繁华已经扯不上关系了。 工厂大多数关门歇业,米面只够支撑半个月,煤炭更是只够燃烧七天。 更麻烦的是,这个曾经灯火辉煌的城市,如今治安混乱,街头满是流散的国民党兵、特务,街头巷尾甚至可以看到成群的乞丐、盗贼。 总之,旧上海的样子,真是不能再糟糕了。 不过,陈毅接手上海后,除了要应对眼前的这些经济困境,还有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娼妓。 这个问题,已经根深蒂固地扎进了上海的土壤。 上海的妓院,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而到了民国时期,妓女们的数量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据说,1917年英国社会学家甘博耳做过调查,上海是世界上妓女比例最高的城市,平均137个人中就有一个妓女。 这个数字,放在世界八大都市里,简直是独一无二的。 更过分的是,到了民国,上海的娼妓群体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 各类妓院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公娼、私娼等总数加起来竟有12万人。尽管政府组织过几次禁娼运动,但每次一禁,反倒妓院数量愈发增加。就在上海解放前夕,围绕妓院的“娱乐产业”从业人员就有30万人。 说起这些妓女的生活,那真是贫困与压迫的双重重负。 大部分妓女并非主动选择这条路,她们中的许多人,连吃饭都成问题。她们大多数一天接十多个客人,赚到的那点钱还得分给老板一大部分。 尤其是那些做私娼的,情况更加悲惨,她们只能在街头晃荡,伺机接客。 更有一些女性虽然有家庭,丈夫和孩子都在一起,但因为贫困,最终还是沦为卖身的“生意人”。这些人,谁都看得见,却无人可帮。 当时陈毅刚带队进驻上海,远远在丹阳待命时,便已经开始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深刻的担忧。 甚至他在和身边的同志开会时说过,“进上海后,得做的事多得很,怕是一时之间顾不上妓女问题,让她们再苦一阵子,毕竟这个问题得慢慢解决。 以后在新中国的字典里,‘妓女’这个词也得成为历史了。” 这个“慢慢解决”的态度,后来成为了陈毅治理上海的一个重要特点。 解决娼妓问题,不能一刀切,不可能只靠禁与罚。 陈毅知道,这些妓女的存在,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上海之所以成了一个大染缸,正是因为它那种半殖民地化的经济模式,已经让许多人陷入了生存的死角。 大批的农村姑娘从周围的乡村涌入城市,生活没有保障,最后只能通过卖身为生。 无论怎样斩断这些经济利益背后的链条,光靠强硬手段来“清除”这些人,显然无法奏效。 说白了,这个问题,并不是简单地把妓院关掉就能解决的。光是把妓女一网打尽,后面可能带来的麻烦,比问题本身还要多。 那时候,确实有不少人提议直接就把上海的妓院一关了之,像扫除敌人一样把“娼妓”彻底消灭。 但是陈毅明确拒绝了这种做法。 他觉得,强行关闭这些妓院,根本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让成千上万的娼妓面临失业,那时如果找不到出路,最后不一定能减少社会麻烦,反而会引发更大的社会动荡。 陈毅提出的解决办法可谓是一步步扎实推进。 第一步,他要求上海市公安局对全市妓院进行登记,做个“自愿停业”的登记工作。 实际操作时,许多妓院不愿意停业,妓女们更是不情愿配合登记,甚至有些人问:“登记了,难道可以重新接客?” 对于这种询问,工作人员态度果断,立即纠正,“不行,今后绝对禁止。”不过,陈毅看到这个情况,笑着对工作人员说,“你们要把登记当成一件有利的事来说,不要一开始就给她们泼冷水。 告诉她们登记了以后,不用再付给老板‘花捐’,她们自然就愿意登记了。” 果然,工作人员换了个说法后,很多妓女开始自愿登记,很快就有超过一万名妓女选择了主动停业,退出了这个行业。 虽然这种做法并不完美,但比强行关掉妓院要强得多。 接下来,陈毅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性病。 那时的妓女大多数都患有性病,尤其是梅毒。在一些收容所里,约70%的妓女身患梅毒。 陈毅得知情况后,立刻要求调集医务人员,利用所有可以动用的盘尼西林对这些妓女进行治疗。尽管这笔费用需要用大量外汇购买,而且当时的盘尼西林主要是为支援朝鲜战场的志愿军伤员准备的,但陈毅坚持认为,治好这些妓女的病,应该放在第一位。 解决完这些最紧急的生活问题后,陈毅还没忘记这些妓女们的思想教育工作。 他意识到,许多人甚至没有接受过基本的教育,文盲的比例很高。为了让她们更好地融入社会,陈毅要求对她们进行扫盲教育,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通过这些培训,她们不仅能重新找到工作,还能自立更生。 1958年,上海宣布彻底消灭娼妓制度。 “妓女”这两个字,终于像陈毅当年在丹阳预言的那样 陈毅1954年就调去北京当副总理了,离开了这个他治理了五年的城市。

0 阅读:650

猜你喜欢

不急不躁文史

不急不躁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