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知道,稀土牌有多么重要了吧? 为什么全球高科技产业总像被一根隐形的线牵着鼻子走?那就是稀土这种不起眼的矿物。中国握着绝大多数供应,稍一变动,就能搅动世界经济大盘。如果供应断了,那些风力涡轮机、导弹系统还能运转吗? 稀土元素总共有十七种,分成轻重两类,主要产自矿石中。中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力投入开采和加工,现在占全球产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加工环节更是高达百分之九十。这不是简单挖矿的事儿,而是涉及复杂分离技术。 全球供应链就这样被中国捏在手里,电动车电池、手机芯片、太阳能板,全都离不开这些元素。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开采了二十七万吨稀土氧化物,远超其他国家总和。像北方稀土这样的集团,控制了大片矿区,确保供应稳定。 西方国家老抱怨依赖风险,但自己开发慢吞吞的,原因就是技术壁垒高。稀土不光是工业原料,还牵扯到国家安全。国防部报告指出,稀土短缺会直接影响武器生产。 稀土在军事领域的价值特别突出。像钕铁硼磁体,用在战斗机引擎和导弹导引系统上,中国控制了百分之九十八的精炼产能。重稀土如镝和铽,更是关键,能提升材料耐高温性能。没有这些,坦克发动机和雷达就没法正常工作。 2025年数据显示,中国稀土出口覆盖了全球高科技需求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清洁能源转型也离不开稀土,风电涡轮机用稀土磁体,能提高发电效率。国际能源署报告强调,净零排放目标下,稀土需求会翻倍,但供应集中在中国手里,风险巨大。 2025年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加强稀土出口控制,包括元素、产品和设备。这措施直接针对国防和芯片领域,明确军用申请一律拒绝。原因在于回应外部关税和限制,保护自身产业链。 影响立竿见影,美国企业股价波动,欧洲汽车厂供应链紧张。日本依赖中国稀土加工,短期内难找替代。欧盟启动关键原料法案,鼓励成员国开发矿源。日本企业转向回收稀土废料,减少进口依赖。 2025年11月7日,中国暂停实施部分控制,设计新许可制度,加快出口审批。这举动被视为缓和信号,但核心限制没变。企业反馈显示,申请过程更透明,却增加了报告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