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孙思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告诉了我们养生的秘诀: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里食少,自然睡少,少言。道家和中医都强调:开口神气散。 一千多年前,唐朝药王孙思邈一句话流传至今:四少养生,就能活得像神仙。话一多,神气就散,身体跟着虚。 孙思邈活到101岁,不是靠什么仙丹,就是靠日常节制。他在《千金要方》里提的四少,核心就是别让身体元气乱跑。道家讲气是命根,中医说神气合一,开口太多就把这宝贵东西漏光了。 现在人手机一刷,嘴皮子动不停,肺气伤了,咳嗽感冒就来。少言不是哑巴,是管住闲嘴,留力气干正事。古书上说,言语耗中气,气弱了什么病都防不住。现代研究也证实,话痨的人压力大,免疫力低。 四少里头,口中言少排第一。因为肺主气,嘴一动,气就外泄。孙思邈观察一辈子病人,发现爱聊天的人,肺不好,气短喘粗。道家养生强调闭口养神,中医脉诊也看舌苔,话多舌燥就出问题。 心中事少,这一条直戳人心窝。孙思邈说,思虑过多伤心神,心脉堵了,血压高血脂乱。道家推无为,中医讲心主血脉,脑子转太快,血就瘀。现实里,谁没为工作家事纠结?一宿睡不着,第二天蔫吧。孙思邈的招,是列清单,只管眼前事,远的扔一边。 腹里食少,别小看吃饭这事儿。孙思邈强调,过饱伤脾,脾主运化,吃多湿气生,胖了还带病。道家食补不求饱,中医说七分饱养胃。古人一顿谷米野菜就行,现在外卖一堆油腻,肠胃叫苦。孙思邈的法,饭桌减两成量,细嚼慢咽。 自然睡少,这听起来怪,但孙思邈意思是别赖床,睡够就好。过多睡眠气血滞,经络堵,醒来还困。道家顺天时,中医讲子午觉,睡太长伤阳气。孙思邈作息早睡早起,六时辰足矣。现代人周末补觉,生物钟乱,抑郁风险高。 研究说,7小时黄金,少睡点反而精神。孙思邈隐居时,随日出而作,身体节奏对。试试他的诀:定闹钟,睡前不玩手机,醒来喝杯温水。渐渐,效率高,黑眼圈没。不是熬夜,是质量重于数量。很多人睡10小时还累,因为心事多,食太饱。 四少连起来,用对地方,养生事半功倍。孙思邈不光说,还身教,游医一辈子,救人无数。道家中医合一,气神不散,病从何来?现在压力山大,这古法像及时雨。少言避是非,少事轻负担,少食保肠胃,少睡提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