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现在最大的痛苦,就是远东。远东只有600多万人,面积却高达695万平方公里

史之必然 2025-11-08 12:12:58

俄罗斯现在最大的痛苦,就是远东。远东只有600多万人,面积却高达695万平方公里,都是一望无际的不毛之地,这块土地资源也不是很多,俄罗斯为了维持这一地区的发展,投入了巨额资金,效果也不明显。   这些年俄罗斯往远东砸的钱,光公开的大项目投资就有上千亿美元。能源这块是重点,就说那个“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从远东往中国输气,光管道铺设和沿途的加压站、维护点就投了一百三四十亿美元,还不算后续的开采设施升级。   基础设施更舍得花钱,贝阿铁路复线工程为了对付永久冻土,埋了两万多根能给冻土降温的金属棒,这一项就多花了十几亿;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港口翻新、M-12高速公路建桥用的预制构件,哪样都得几十亿打底。   除了硬工程,还花钱“抢人”,搞了个“免费土地”政策,俄罗斯人和外国人都能申请,给愿意定居的家庭发补贴,一户能给几万卢布,地方上还免企业的税,比如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公司前五年企业所得税全免,就是想让企业和人留下来。   可这些钱投下去,就像泼进了永久冻土,没咋冒泡。先说说那要命的自然条件,远东冬天能到零下五十度,地面冻得比石头还硬,夏天一化冻全是烂泥。修条公路吧,冬天冻裂的口子能塞进拳头,夏天车一压就陷进去,每年维护费就得占当初建设费的十分之一。   之前修哈巴罗夫斯克到共青城的公路,花了五年才通车,没两年就到处是坑,补一次又是好几亿。建厂房更麻烦,地基得打很深,不然冬天冻土膨胀能把墙顶歪,成本比温带地区高三倍都不止,好多企业算完账就打了退堂鼓。   更头疼的是人太少,600多万人撒在比两个印度还大的地方,平均每平方公里还不到1个人。就说阿穆尔州的大豆产区,政府投钱建了灌溉系统,想吸引农户来种,结果周边村子里年轻人全跑莫斯科打工了,只剩老头老太太,根本种不动。   那个“免费土地”政策喊了好几年,目标是吸引100万人,可到现在也就来几万,还大多是退休老人,想搞农业、开工厂都招不到工人。民生设施也没法配套,建个医院得花几百万,可服务的人太少,连医生工资都赚不出来,最后只能闲置。   交通更是把人愁死,远东内部的路又少又破,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开车得走两三天。更要命的是和俄罗斯欧洲部分的连接,货物从远东运到莫斯科,火车得走十几天,运费比货本身还贵。有个矿场挖了铁矿,想运到西部冶炼,算下来运费占了成本的六成,卖出去根本不赚钱,最后只能停产。就算能运到中国,铁路运力也不够,排队卸货就得等一个月,企业哪耗得起。   政策上也有毛病,看着优惠多,实际条条框框不少。外国企业想来投资,得注册本地公司,还得保证30%的员工是本地人,可哪找那么多工人?之前有个中国企业想搞木材加工,考察半天发现周边五十公里就几百户人家,最后只能放弃。而且政策还老变,去年说给农机补贴,今年换了领导就缩了水,企业不敢长期投入,好多项目都是建到一半就停了。   最核心的是,远东的发展陷入了恶性循环。人少导致产业起不来,产业不行又留不住人,年轻人越来越少,俄罗斯全国人口还在逐年下降,远东更是一年比一年冷清。投资的能源项目虽然能赚钱,但都是卖原材料,没加工环节,利润薄,国际气价一跌就亏。之前油价低迷那几年,远东好几个油气田都停了工,之前投的钱全打了水漂。   可俄罗斯又不能放弃远东,这地方是它面向亚太的窗口,丢了就没了出海通道,战略上输不起。而且底下还有些没开发的资源,万一以后有用呢?只能咬牙接着投,每年几百亿砸进去,效果却看不见,比养个“吞金兽”还费劲儿。就像家里有个又大又破的老房子,扔了可惜,修又没完没了花钱,住着还不舒服,这痛苦劲儿,真是没处说去。   现在远东的年轻人还是往西边跑,机场里天天都是背着行李的年轻人,留下的老人守着空荡荡的村子。政府想了各种招,可自然条件改不了,人口趋势扭不过来,钱花得再多,也像是给沙漠浇花,根本润不透。

0 阅读:0
史之必然

史之必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