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华势力入侵?我国海关截查两名女子,掀开裙子一看,好家伙,大腿上密密麻麻缠满了活

史之必然 2025-11-07 12:24:15

反华势力入侵?我国海关截查两名女子,掀开裙子一看,好家伙,大腿上密密麻麻缠满了活蹦乱跳的小乌龟,她们竟在裙下藏了68只生物!   这事儿就发生在今年10月,广东文锦渡海关的旅检大厅里。当时人来人往的,行李传送带转得不停,这俩穿着宽松长裙的女子走得慢悠悠的,步态特别僵硬,双腿总是紧紧并着,裙子大腿那儿还鼓出一块奇怪的形状,跟裙子的版型一点都不搭。   海关关员一看就觉得不对劲,赶紧引导她们去查验室,刚开始俩人还不配合,说穿裙子有啥好查的,后来女工作人员劝了半天,才不情不愿地掀开裙子。   一掀开大家都惊着了:她们腿上绑着特制的黑色紧身裤,上面缝了一层又一层松紧带,每层中间都塞着透气的小布袋子,手一摸还能感觉到里面在轻轻动。解开绑带一看,每个袋子里都装着一只小巧的乌龟,数下来一人绑了39只,另一人29只,加起来正好68只。   更巧的是,俩人藏东西的手法一模一样,连布袋子大小、绑带松紧都没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肯定是同一个走私团伙派来的,故意分开走想蒙混过关。后来专家一鉴定,这些小乌龟是非洲侏儒侧颈龟,咱们国家压根没有自然分布,成年了也就一个巴掌那么大,看着还挺呆萌,没想到藏着大风险。   这小东西看着不起眼,能有啥风险?可别小看它,简直是潜在的“生态杀手”。先说水里的生态圈,这龟食性特别杂,水草、藻类、小鱼苗啥都吃,跟咱们本土的草龟、花龟抢食物、抢栖息地,河边晒太阳的石头、浅水区的落脚地,它都要占。   本土的那些小家伙体型没它壮,抢食也没它凶,时间长了吃不上、住不下,数量就得变少,水里的生物种类越来越单一,整个生态平衡都要被打乱。   更坑人的是渔民,这龟最爱吃刚孵化的小鱼苗,要是偷偷溜进鱼塘,一晚上就能祸祸一大批鱼苗,渔民辛苦养的苗存活率降了,收入自然就少了。要是它带的病菌传染给鱼虾,还得花大价钱买消毒药,甚至整塘鱼都得遭殃,政府还得花钱治理,这损失可不小。   对人健康的风险更得提防。专家说这龟身上十有八九带着沙门氏菌,这细菌可厉害了,能通过接触传染。要是有人在河边洗手、玩水,碰到被这龟污染的水,手上刚好有小伤口,细菌就钻进去了;就算没伤口,摸完没洗手就拿东西吃,也能从嘴巴进肚子里。一感染上,轻则拉肚子、发烧,重则得肠胃炎,尤其是老人、小孩这些免疫力弱的,染了之后更难好,说不定还得住院。   那俩女的冒着风险干这个,到底图啥呀?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她们就是被人雇来的“水客”,帮着带一次也就拿200到300港元,换算成人民币才一百多块。她们根本不知道这些小乌龟会带来多大的灾难,也不懂这么做是违法的,就觉得穿条裙子、绑点东西,混过去就能轻松赚钱,太糊涂了。   其实她们只是整个走私链条里最底层的人,背后藏着专门的犯罪团伙,这些人早就把流程摸透了:从国外抓来这些稀有龟类,通过香港中转,再找像这俩女子这样的人分批带进内地,最后卖到花鸟市场或者线上平台,整个交易都用微信联系、付钱,隐蔽得很。   为啥总有人敢干这种不顾国家安全的事?说到底还是利益在作祟。现在不少人喜欢养点稀罕的“异宠”,越少见的越值钱,这就给走私团伙钻了空子。你想啊,合法进口这些外来物种手续特别麻烦,得申请证明、做风险评估、隔离检疫,一套下来要三五个月,光手续费、检疫费就得花几千块,运输的时候还容易死,成本特别高。   可走私的话,直接藏起来偷偷带进来,一分钱合规成本都没有,卖价还能比合法的便宜一半,利润大得惊人。就像之前澳洲的蜥蜴,本土几百块,走私到咱们这儿能卖几万,28倍的利润,难怪这些人敢铤而走险。   还有些人是真不懂法,不知道带外来物种入境是多大的事。其实国家早就出台了《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明确说了擅自携带、走私外来物种,不仅要受处罚,要是情节严重,还得负刑事责任。可这些“水客”和不少买异宠的人,根本没听过这些规定,觉得“带几只小动物而已,能有啥事儿”,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在碰法律红线,在破坏国家的生物安全。   这事儿也不是个例,最近一两年,深圳、宁波这些沿海关口,已经截获过几万只非法走私的异宠了,除了乌龟,还有蜥蜴、六角恐龙啥的,藏的手法也越来越隐蔽,有的塞行李箱夹层,有的伪装成宠物食品。   好在海关现在防控越来越严,装了更灵敏的智能监控,新的检疫技术能查出藏得再深的活物,去年查获的走私案就比以前多了四成。这次查获的68只小乌龟,已经送去专门地方隔离检疫了,免得病菌扩散,案子也交给缉私部门深挖背后的团伙。   说到底,这事儿还是得从根上防。要是咱们普通人都不买这些非法进口的异宠,没有了市场,走私团伙自然就没了赚钱的路子。而且也得多给身边人讲讲,不管是帮人带货还是自己想买稀罕宠物,都得先想想背后的风险,别为了一点小利,把生态安全和自己的前途都搭进去。要知道,国门的生物安全,可不是小事,得靠咱们每个人上心才行。

0 阅读:75
史之必然

史之必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