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 安世公布最新消息 恢复供货须用人民币结算,车企纷纷抢签订单。上个月,荷

小小海棠花 2025-10-28 20:38:12

快报! 安世公布最新消息 恢复供货须用人民币结算,车企纷纷抢签订单。上个月,荷兰跟风美国的“穿透规则”,搬出1952年的旧法律,突然冻结了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实体的资产,价值高达147亿元。 荷兰这步操作,明眼人都看得出藏着美国的影子。有法庭文件曝光,美国当时就明确要求换掉安世的中方CEO张学政,荷兰说白了就是个执行者。 它搬出来的1952年《商品供应法》,本是冷战时期的老规矩,如今硬套在中资企业头上。9月30日冻结令一落地,一周内连出三道裁决,强行把安世99%的股权托管了出去。 安世早不是荷兰能随意拿捏的“本土企业”了。2018年,闻泰科技花了300多亿,实打实拿下它100%的股权。这几年下来,安世营收涨了60%,利润直接翻了番。 被收购后,安世就扎根中国市场。2024年它营收147亿元,占了闻泰总营收的六分之一;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占比更是达到52%,连比亚迪都是它的核心客户。 真正关键的是,安世的核心产能早握在了中国手里。它80%的封装产能在东莞,这座工厂一年能产500多亿颗芯片,承担了全球70%的最终产品出货。 荷兰当初敢动手,或许是觉得能拿捏产能。可它忘了,闻泰早做了准备——国内关键辅料的国产化率已达91%,还提前囤了3个月的安全库存。 10月4日,中国商务部直接出手反制,禁止安世中国出口特定元器件。这一下,全球相关供应链是真的卡壳了。 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最先扛不住,芯片库存只够撑三周,生产线都快停了。奔驰S级的生产线也缩减了40%,损失一点不含糊。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急得发警告,说要是断供持续,每月会面临200万辆的产能缺口,每天损失超10亿欧元。 荷兰法庭还在硬撑,罢免了张学政的职务,又任命了外籍董事。可他们接管的不过是个空壳——安世中国48小时内就切换了本地ERP系统,实现了完全自主运营。 闻泰这边,早就突破了核心技术。它的八英寸SiC衬底良品率能到85%,比荷兰本土工厂还高7个百分点,基本摆脱了对荷兰总部的技术依赖。 10月23日,安世中国终于宣布恢复国内供货,但提了个硬条件:必须用人民币结算。这招一下就切断了荷兰方面对安世核心资金流的控制。 车企哪敢犹豫?安世的车规级芯片全球市占率超20%,欧洲车企60%都依赖它,想找替代供应商至少得等半年。 大众、宝马赶紧调整财务流程,专门在中国开了人民币账户签合同。毕竟生产线停一天,损失就是几百万,谁也耗不起这个成本。 这时候荷兰才真慌了神。近五年里,安世给它缴了1.3亿欧元的所得税,雇了几千当地员工,研发投入也涨了150%——这可是实打实的金饭碗。 现在安世中国要独立运营,荷兰等于平白丢了这块肥肉。经济大臣卡雷曼斯急着找中方对话,说“双方有依存关系”,早干嘛去了? 人民币结算这事,深意可不止表面。以前芯片交易都靠美元,美国能通过SWIFT搞制裁;现在改用人民币,等于给资金流动加了层“防火罩”。 这可不是喊口号式的国际化。全球车企要拿安世的货,就得主动换人民币,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早覆盖了182个国家和地区,正好接得住这波需求。 更关键的还有稀土这张牌。中国刚出新规,含0.1%以上重稀土的产品出口要申报,而半导体生产根本离不了稀土——这一点荷兰比谁都清楚。 美国也没捞着好。本来想借荷兰控制安世,结果自己国内的车企先遭殃,福特和大众的合作项目都停了工。 安世这事,其实给所有出海中企提了个醒:核心产能和技术必须攥在自己手里,这才是应对风险的生存法则。 荷兰现在该好好算笔账了:是每年1.3亿欧元的税收、上千个就业岗位香,还是当美国的马前卒,丢了产业又丢信誉划算?答案其实很明显。 这场博弈早超出了简单的贸易纠纷。本质上,是中国用自己的产能和规则告诉世界:想靠政治手段抢别人的资产,门都没有。 以前我们买芯片,得看别人的脸色;现在别人想买我们的芯片,得先适应我们的结算规则。这就是实力的变化,不服也得认。 那些还想着靠技术封锁打压中国企业的国家,真该看看荷兰的教训——产业链早深度绑定了,谁想强行割裂,最后受伤的只会是自己。 安世的事还没完全落幕,但传递出的信号很明确:我国企业不好惹,中国市场不好丢,中国货币也正在全球产业链里站稳脚跟。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安世半导体公司

0 阅读:58
小小海棠花

小小海棠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