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要卖大豆也买?中美谈判一结束,美方透露细节,中方回应。中美新一轮谈判刚一结束

烟雨评社 2025-10-28 16:56:34

稀土要卖大豆也买?中美谈判一结束,美方透露细节,中方回应。中美新一轮谈判刚一结束,这个话题就在网上炸开了锅。按照美方那边放出来的风声,这次谈得相当“成功”。 率先出来 “报喜” 的是美国财长贝森特,刚走出谈判室就拉着媒体透露 “细节”。按他的说法,中方这回让步不小,稀土管制的禁令要往后推一年,还同意恢复采购美国大豆。 作为交换,美国 “大方” 放弃了对中国产品加征 100% 关税的想法。这话一出来,不少人都愣了 —— 要知道美国对华加税本就是单方面掀桌子的举动,现在倒好,把 “不掀桌” 当成了筹码,还要中国拿稀土和大豆来换,这算盘打得隔着太平洋都能听见响。 贝森特急着喊 “胜利”,其实是自己那边压力太大,得找个由头撑场面。最近这阵子,他正因为援助阿根廷的事被美国政界骂得狗血淋头。 特朗普政府掏了几百亿美元帮阿根廷总统米莱维稳,结果美国农户不干了 —— 中国刚把美国大豆订单换成阿根廷的,特朗普还说要进口阿根廷牛肉,等于直接砸了美国农民的饭碗。佐治亚州的共和党议员直接怒斥,“美国优先” 都变成 “阿根廷优先” 了。 这种节骨眼上,贝森特要是能拿出 “中国恢复买美豆” 的 “成果”,正好能堵上中西部农民的嘴,给自己减减压。 可他这套说辞漏洞实在太多,一抓一大把。他只说中方 “愿意买大豆”,却没提具体买多少、多少钱一斤 —— 之前中美贸易战的时候,美国大豆积压成山,后来恢复采购也是看市场行情来,哪有光靠嘴说的? 稀土那边更含糊,“推后一年” 又不是 “取消管制”,真到关键时候,中方照样能拿住主动权。更别说美方压根没提科技出口管制的事,贝森特自己都承认 “不会改变针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这种只让中方让步的 “共识”,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面对美方的高调宣称,中方的回应简直是 “冷水浇头”,从头到尾都透着一个 “稳” 字。商务部发的通报就四个字:“初步共识”,多一个细节都没有,完全不接美方的话茬。后来副部长李成钢说得更直接:“美方表达立场是强硬的,中方维护利益是坚定的”。 这话里的门道可深了,既没否认谈了稀土、大豆这些事,也没认下 “中方吃亏” 的说法,潜台词就是:别光说我们让了什么,你们的底牌我们也摸得清清楚楚。 其实这次谈判聊的议题多了去了,不止稀土和大豆,还有美对华造船业的 301 措施、芬太尼合作、关税暂停期这些事。 中方是把所有议题捆在一起谈,不会被美方牵着鼻子只聊他们关心的点。而且 “初步共识” 之后还有 “国内审批程序” 这道关,真要是条款不合理,过不了审批照样白搭。贝森特本想造个 “美国胜利” 的势,结果外媒压根不买账。 《华尔街日报》直接泼冷水,说这所谓的框架协议离真落地还差十万八千里;法广更直接反问,中方没拿到科技出口管制的让步,怎么可能轻易松稀土这张王牌?连美国自己人都觉得不对劲,有媒体翻出贝森特前对冲基金投资者的老底,说他这话带着市场操纵的老毛病,水分太大。 现在这纸 “初步共识” 就像张草稿,能不能变成正式协议,关键要看 11 月 10 日之前的这十几天 —— 中美对等关税的暂停期到那天就到期了,要是细节敲不下来,关税战的火苗随时可能复燃。但想顺顺利利敲定细节,难度可不小。 先不说中美在核心利益上的分歧还没真解决,单是美方内部就一堆麻烦。贝森特想靠 “大豆牌” 安抚农民,可共和党里已经有议员不买账了,觉得这是 “用中国的小恩小惠换美国的核心利益”。 而且特朗普本人的风格向来反复无常,之前谈好的事说变就变,这次就算框架定了,他会不会临时加条件,谁也说不准。 更关键的是,中方根本没给美方 “漫天要价” 的空间。从谈判一开始,中方就把底线亮得很清楚:互利共赢才能谈,想让中国单方面吃亏,门都没有。这次稀土和大豆的松动,本质上是互相给个台阶,毕竟关税战打下去,中美企业都得受损失。 但台阶不等于无底限,要是美方借着 “共识” 得寸进尺,比如在科技封锁上变本加厉,中方随时能把台阶收回去。有学者说,这次谈判更像中美贸易战的 “阶段性刹车”,不是 “终点线”。 确实,这么多年的摩擦下来,两边都明白,彻底脱钩对谁都没好处,但想达成真共识,就得拿出实实在在的诚意。 贝森特那些虚头巴脑的 “胜利宣言”,顶多能骗骗不懂行的人,真到了签协议的时候,还得看谁的筹码硬、谁的底线稳。现在就看这十几天,美方是真打算坐下来谈,还是继续玩 “画饼” 的套路。 不过从中方这沉稳的态度来看,不管美方怎么折腾,主动权大概率还是攥在我们手里,毕竟稀土和市场都在这,急着要结果的,从来不是中国。筹码可以换,但底线不能靠嘴谈出来,真正决定走向的,不是谁会讲故事,而是谁能把规则定得可执行、可验证、能长久。 信源:央视新闻,环球时报

0 阅读:42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