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只有中国敢这么做!加拿大、英国、欧盟、甚至印度,谁见了美国不“妥协”?只有

烟雨评社 2025-10-28 13:52:09

全世界只有中国敢这么做!加拿大、英国、欧盟、甚至印度,谁见了美国不“妥协”?只有中国,敢在10月25日这场谈判中,面对“关税”和“禁令”的双重威胁,全程“拒绝退缩”,顶到底! 说白了,特朗普现在玩的就是“只许中国对美强硬,不许盟友反抗美国”这套双重标准。也难怪,从2017年开始,特朗普在中国这儿吃的瘪,比全世界其他国家加起来还要多。 先看看那些在美方压力下低头的例子,就更清楚中国的硬气有多难得。加拿大为了保住和美国的汽车贸易,去年乖乖配合美方修改了铝产品出口配额,哪怕国内铝业因此损失 20 亿美元营收也没敢吭声。 英国更直接,美国要求限制向中国出口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明明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每年能从中国赚走 12 亿英镑,英国政府还是立刻出台了相关管制措施。 欧盟的妥协更具代表性,面对美国对钢铝产品加征 25% 的关税,虽然嘴上喊着抗议,最终还是接受了 “自愿出口限制” 的条款,让欧洲钢铁企业失去了近三分之一的美国市场。 连一直标榜 “不结盟” 的印度,也在半导体领域松了口,同意美国提出的 “供应链排除中国” 要求,代价是本土电子制造业成本飙升 30%。 这些国家的妥协,恰恰反衬出 10 月 25 日中美谈判中中国的立场有多坚定。美方一开场就抛出强硬要求,不仅威胁要取消之前承诺的关税暂停期,还要扩大对中国造船、海事物流等行业的 301 调查范围,甚至要求中方在稀土出口、半导体材料供应上做出让步。 要知道,美方之前加征的关税已经让部分中国出口企业成本增加,而半导体禁令更直接影响了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节奏,双重压力之下,换成其他国家大概率早开始讨价还价了。 但中国谈判团队全程没退过一步。针对关税问题,中方直接拿出 5 月日内瓦会谈的联合声明,明确要求美方按承诺延长 24% 关税的暂停期,而非单方面反悔。 面对出口管制的无理要求,中方当场列举数据:美国高科技产业对中国稀土精炼产品的依赖度超过 90%,如果美方执意升级禁令,中方的反制措施会精准覆盖这些领域。 李成钢在谈判中更直接点明,美方所谓的 “威胁” 本质是单边霸凌,中国绝不会接受不平等条款,要么平等协商,要么一拍两散。 这种硬气背后是实打实的底气。中国有全球唯一的完整工业体系,即便美方升级贸易限制,内需市场也能撑起经济基本盘,对美出口占比已比贸易战初期下降了 12 个百分点。 稀土领域更是握着主动权,从开采到精炼的全产业链技术都在中方手里,美方找了三年替代来源,至今精炼产能还不足中国的 5%。 更关键的是中方已建立起多层次反制体系,从针对性关税到外汇储备调整,每一项都能精准击中美方痛点,就像之前反制美国农业州,直接让共和党选票仓感受到了压力。 美方的态度其实已经悄悄松动。谈判第二天,美财长贝森特就不再提 “加征 100% 关税” 的疯话,反而承认双方达成了 “实质性框架协议”。 毕竟美国国内日子并不好过,政府停摆导致经济政策协调受阻,通胀压力还没缓解,对华加征关税的成本早已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再硬撑下去只会加剧国内矛盾。 最终双方形成的初步共识里,没有一条是中方单方面妥协的结果。美方同意不再扩大 301 调查范围,中方则表示愿意在芬太尼管控等领域加强合作,完全是平等互惠的模式。李成钢在会后记者会上特别强调,中方的坚定不是为了对抗,而是为了维护公平的贸易规则,这话说得掷地有声。 这场谈判再次证明,面对美国的贸易霸权,妥协换不来尊重,只有实力支撑下的坚定立场才能赢得平等对话的资格。那些之前选择妥协的国家,看着中美达成的共识,或许会明白:所谓的 “威胁” 并非不可抗拒,关键在于有没有 “顶到底” 的底气和勇气。 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硬实力才是最可靠的通行证。那些盲目相信“和为贵”,幻想通过软弱退让来躲避风浪的,最终只会成为被收割的对象。

0 阅读:67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