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中国打掉了美国的傲气。俄媒认为,中国一面宣布对美国进口芯片反倾销调查,一面宣布英伟达违法,事实上是针对美国在中低端芯片问题上搞倾销的行为,美国的如意算盘是想趁中国半导体企业尚未发展起来,利用价格战彻底击垮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俄媒热议特朗普引以为傲的芯片卡脖子,中国已经有底气反手一击。 2025 年 4 月,英伟达向 SEC 提交的文件引爆全球科技圈:因美国政府突然叫停 H20 芯片对华出口,这家芯片巨头被迫减记 55 亿美元费用,相关库存与采购承诺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 曾在 2024 年靠着 H20 “特供版” 芯片在中国狂揽 171 亿美元营收的英伟达,此刻正吞下自己种下的苦果。而这一幕,恰是中美芯片博弈攻守之势逆转的生动注脚。 当美国试图用 “精准管制” 锁死技术通道时,中国早已用市场规则与产业韧性织就了反制网络。 而2024 年 2 月,深圳华强北的芯片档口曾一派狂热。 英伟达刚开启 H20 芯片预订,这款为规避美国禁令打造的 “降规版” AI 芯片,便因字节跳动、阿里等大厂的抢订,价格从 100 万元 / 台飙升至 140 万元。 经销商张明当时手握十台现货,却在报价前接到品牌方通知:“必须绑定我们的 AI 软件服务才能出货。” 这种强制搭售的做法,成为日后中国监管部门认定其违法的关键证据。“他们觉得中国企业没得选,可那时华为昇腾已经能接下六成订单了。” 张明的感慨,道出了美国企业的误判。 2024 年 3 月的合规审查风暴,实则是中国蓄谋已久的反击。调查人员在拆解 H20 芯片时发现,其隐藏的高速数据传输模块未按要求报备,存在数据安全隐患。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在中低端芯片市场的倾销早已形成体系:上海电子元器件市场的数据显示,2023 年美国某品牌功率半导体以低于本土 50% 的价格销售,迫使三家中国中小厂商倒闭。 “一边用高端禁令卡脖子,一边用低价倾销断根基,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商务部研究院专家在听证会上的发言,直指美国策略的本质。 中国的反制很快显现成效。2024 年 1 月启动的反倾销调查覆盖 12 类中低端芯片,仅半年就促使美国企业将均价上调 18%。 而国产芯片企业抓住窗口期加速突围:华为昇腾 910B 芯片在推理性能上逼近 H20,价格却低 30%;寒武纪思元 370 拿下字节跳动 240 亿元订单,首次超过英伟达的采购份额。 在长三角某晶圆厂,厂长李军指着满负荷运转的生产线介绍:“2023 年我们还在为产能发愁,2024 年反倾销调查启动后,订单排到了 2026 年。” 美国的管制升级最终演变成 “作茧自缚”。2025 年 4 月,特朗普政府以 “防范超级计算机风险” 为由叫停 H20 出口,却没想到此举直接重创美国芯片产业。 英伟达财报显示,中国区营收占比从 2024 年的 28% 骤降至 15%,而其本土竞争对手 AMD 也因失去中国市场,被迫裁员 10%。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中低端芯片自给率已达 65%,反倾销调查反而加速了国产化替代。 俄媒在 2025 年初的评论中精准指出:“中国的底气来自产业链闭环。” 过去十年,中国在半导体设备、材料领域的投入超 2 万亿元,2024 年国产刻蚀机在 14nm 制程的市场份额突破 40%。 在深圳国际半导体展上,东南亚采购商围着国产 MCU 芯片展台询价,越南电子厂商代表阮文泰的话颇具代表性:“中国芯片不仅价格稳定,还能提供定制化服务,比美国品牌更可靠。” 2024 年中国芯片海外订单增长 45%,正是产业实力的最佳证明。 2025 年 5 月的半导体市场呈现新态势:英伟达派出高管团队赴华协商 H20 整改方案,承诺开放软件接口并取消搭售;美国某中低端芯片企业宣布在江苏建厂,承诺执行 “全球统一价”; 而华为昇腾已启动欧洲市场布局,首站便拿下德国车企的车载芯片订单。在华强北,张明的档口如今主打国产芯片,“以前靠美国货赚快钱,现在国产芯片口碑起来了,生意更稳当”。 这场博弈的深层启示,远超产业竞争本身。中国用反倾销调查与合规审查证明,市场规则是最好的 “武器”;用国产化替代证明,自主创新才是根本出路。 正如俄媒所言:“美国打掉的是自己的市场份额,中国赢得的是规则主导权。” 未来,当 H20 芯片的禁令或许会松动,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之势已不可逆转。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真正的胜利,属于那些懂得尊重规则、坚持自主的国家。 信源:极目新闻 2025-9-1319:43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重磅!华为公布多颗新昇腾芯片》观察者网
俄媒:中国打掉了美国的傲气。俄媒认为,中国一面宣布对美国进口芯片反倾销调查,一面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09-25 19:43: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