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留座上宾,8国贵客赴华看阅兵。俄罗斯总统普京、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越南国家主席梁强,以及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的领导人纷纷确认将赴华观礼。 这八个国家的领导人齐聚北京,背后既有历史情谊的积淀,也有现实合作的考量,堪称中国主场外交的一次“全明星阵容”。 先从俄罗斯说起。作为中国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普京这次访华可谓“驾轻就熟”。 早在今年5月,普京就在莫斯科红场阅兵时与我国主席并肩观礼,当时中国仪仗队作为压轴方阵亮相,让世界看到了中俄“背靠背”的紧密关系。 而这次轮到中国主办阅兵,普京自然不会缺席。据俄罗斯总统助理透露,普京将于8月底至9月初访华,除了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双方还可能就能源合作、军事技术交流等议题深入磋商。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在俄乌冲突持续的背景下,仍坚持派最高领导人出席中国阅兵,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共同铭记,更是对中俄战略互信的再一次“官宣”。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的行程同样引人关注。这位被中国网友亲切称为“契哥”的领导人,将于9月1日至5日访华,期间将参加9月3日的阅兵式。 塞尔维亚与中国的关系堪称“患难与共”的典范——疫情期间中国医疗队驰援贝尔格莱德,科索沃问题上中国坚定支持塞方主权,而武契奇也多次在国际场合为中国仗义执言。 这次访华,武契奇除了观礼,还可能与普京会面,三国领导人的互动或将为巴尔干地区的稳定注入新动力。 更值得期待的是,中塞双方可能在基建、能源等领域签署新的合作协议,比如扩建贝尔格莱德-巴尔铁路项目,进一步夯实“一带一路”在欧洲的支点。 越南国家主席梁强的受邀则凸显了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深度。 今年4月,我国领导人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涵盖互联互通、海关检验检疫等领域的多项合作文件,并就南海问题达成“管控分歧、共同开发”的共识。 这次梁强访华,正值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双方可能借阅兵契机,推动澜湄合作机制升级,特别是在跨境电力输送、农业技术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 此外,越南作为东盟重要成员国,其领导人出席阅兵也传递出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区域合作倡议的支持,尤其是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进入关键阶段的背景下,这种姿态意义非凡。 再看东南亚其他六国: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印尼、缅甸的领导人虽未在公开报道中明确行程,但结合中国与东盟的互动惯例,可以预见他们将悉数到场。 柬埔寨首相洪森堪称中国的“老朋友”,近年来中柬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金龙”联合军演等项目上合作密切; 老挝总理宋赛可能会带来中老铁路运营的最新进展,这条“钢铁丝绸之路”已成为两国合作的标杆;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和印尼总统佐科预计将聚焦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深化实施,特别是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缅甸总统敏昂莱则可能与中方讨论边境稳定、农业投资等议题。 这些国家的领导人齐聚北京,既是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认可,也是对“东盟+中国”合作模式的信心投票。 从阅兵安排来看,这些领导人将享受到“贵宾级”待遇。根据中国外交惯例,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通常会被安排在天安门城楼观礼,这是最高规格的礼遇。 而像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领导人,尽管可能在观礼台就座,但中方也会通过双边会谈、欢迎宴会等形式,确保他们感受到“座上宾”的诚意。 例如,武契奇访华期间,除了阅兵式,还将参观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体验“中国速度”与“中国智造”,这种安排既能展示中国发展成就,也为塞方引进技术、吸引投资提供了契机。 这次阅兵外交的“全明星阵容”,背后是中国精心布局的战略考量。 一方面,通过邀请俄罗斯、塞尔维亚等“铁杆朋友”,中国强化了与战略伙伴的政治互信,在国际格局动荡之际稳定“基本盘”; 另一方面,东南亚六国的集体参与,则为中国与东盟的全方位合作注入新动能,尤其是在应对美国“印太战略”围堵的背景下,这种团结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中国选择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举办阅兵,也是向世界重申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正义,呼吁国际社会警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这与普京、武契奇等领导人的立场高度契合。 当然,这场外交盛宴也面临一些现实挑战。例如,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与中国在南海存在主权争议,尽管双方已达成管控分歧的共识,但如何在阅兵这样的场合平衡“合作”与“原则”,考验着外交智慧。 此外,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可能引发西方对中国的侧目,但中方通过邀请多国领导人,巧妙地将焦点转移到历史纪念和和平发展上,避免了被单一议题“绑架”。
俄罗斯或发生历史性一幕,朝方高层做好100%准备,中国有贵客找上门特朗普又变脸
【13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