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前总统梅德韦杰夫8月21日发文说:“没头没脑的高卢雄

观今言史啊 2025-08-21 14:22:29

俄罗斯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前总统梅德韦杰夫8月21日发文说:“没头没脑的高卢雄鸡(指法国)始终放不下向‘乌克兰’派兵的念头。 事情已经说得很清楚:不允许北约部队以维和部队的名义进入乌克兰。俄罗斯不会接受这种‘安全保障’。但这只声音嘶哑、可怜兮兮的鸟儿还在继续聒噪,想证明自己是鸡群里的王。” 俄罗斯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在8月21日通过社交媒体发表了一段极具火药味的言论,矛头直指法国。   他用“没头没脑的高卢雄鸡”形容法国领导层,指责其持续鼓吹向北乌克兰派遣北约部队的意图,并明确警告:俄罗斯绝不允许北约以“维和部队”名义进入乌克兰境内。   梅德韦杰夫进一步讽刺法国像一只“声音嘶哑、可怜兮兮的鸟儿”,试图通过聒噪证明自己是“鸡群里的王”。   这一表态绝非普通的外交口水战,而是俄罗斯针对西方军事介入乌克兰问题划下的最新红线。法国的挑衅性言论并非孤立事件。   马克龙总统近期多次公开讨论向乌克兰派遣北约部队的可能性,声称英国、法国、德国、土耳其等国已准备好执行“非一线”的支援行动,包括空中、海上和陆地任务。   约十个欧洲国家据称也有类似意向。这种试探对俄罗斯而言触及了核心安全利益——莫斯科始终将外部军事力量靠近其边境视为生存威胁。   历史教训深刻:从拿破仑东征到二战德军入侵,再到冷战对峙,俄罗斯的安全焦虑根植于地缘现实。   因此,梅德韦杰夫的激烈言辞并非单纯的情绪宣泄,而是克里姆林宫战略考量的公开宣示:乌克兰是俄罗斯不容退让的战略缓冲区。   值得玩味的是,法国此番高调背后存在明显的战略矛盾。马克龙政府在国内面临抗议浪潮和军费压力,欧盟内部对乌克兰政策也四分五裂。   法国在非洲影响力衰退后,试图通过东欧议题重塑领导地位,但这种“政治表演”缺乏实质支撑。俄罗斯看准了这一点——梅德韦杰夫的羞辱性比喻,实则揭露了法国实力与野心之间的落差。   北约内部同样矛盾重重:秘书长吕特此前释放信号,暗示可能“基于实际控制线”承认俄在乌领土现状,但立刻遭俄方驳回,斥为缺乏法律效力的“文字游戏”。   这种分歧凸显北约既无力扭转战场态势,又难以协调统一立场。俄乌战场的最新动态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乌克兰军队8月初对俄库尔斯克州的袭击,被泽连斯基称为“设立缓冲区”的行动,直接导致俄方升级表态。   梅德韦杰夫同日强调:“在乌克兰被彻底击败前,不会有任何谈判。” 这种强硬回应与核威慑政策调整形成呼应——俄方已明确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将冲突定位为“国家存亡之战”。   与此同时,俄方外交口径却留有弹性:梅德韦杰夫早前称俄罗斯将“以自己的条件寻求和平”,佩斯科夫也提及俄乌总统会晤的可能性,但强调需“周全准备”。   这种“军事强硬+外交留门”的组合,反映俄罗斯试图以压促谈,迫使西方接受其安全框架。   讽刺的是,法国成为俄罗斯重点打击对象,恰因其处于战略尴尬地位:既无主导欧洲安全事务的足够实力,又试图填补美国战略收缩留下的真空。   梅德韦杰夫的“高卢鸡”比喻虽粗鄙,却尖锐点破了一个现实:在没有美国全力支持下,单方面挑战俄罗斯安全底线无异于战略冒险。   这场“鸡与熊的较量”,本质是欧洲安全秩序重构中的权力碰撞,而乌克兰的土地继续承受着碰撞的代价。   当俄军持续在库尔斯克州反击乌军攻势,当北约内部为“实际控制线”争论不休,俄罗斯的警告已从外交辞令转化为具体的战场部署——红线不是用来讨论的,是用来死守的。   参考资料:梅德韦杰夫:俄乌能否停火要看乌克兰和欧洲 2025-08-16 17:13·光明网

0 阅读:7

猜你喜欢

观今言史啊

观今言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