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8月20日晚写道:“德国外长连续四天指责中国威胁亚洲安全” 德国外长瓦

观今言史啊 2025-08-21 11:22:26

德国之声8月20日晚写道:“德国外长连续四天指责中国威胁亚洲安全”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周三8月20日在印尼一家智库访问时表示,“北京在南海‘日益增长的军事自信不仅威胁亚洲安全,而且破坏了以规则为基础的世界秩序。由于该地区的航运航道的重要性,中国的行为也构成了经济威胁。瓦德富尔警告称,该地区以及台湾海峡存在局势升级的危险。这将对全球安全和世界繁荣产生严重后果,德国和欧洲的利益也会受到直接影响”。 瓦德富尔在东京将日本称为"重点伙伴",强调德日作为世界第三、四大经济体要共同应对"中国挑战",甚至点名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冲击两国芯片产业,扬言要推动供应链"去中国化"。   到了雅加达,他又将台海和平与"全球繁荣"强行关联,暗示中国维护主权的行动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这种跨越四天、辗转两国的同质化批评,与其说是外交策略,不如说是精心编排的"价值观巡演"。 瓦德富尔的言论刻意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中国在南海、台海的活动始终遵循国际法和地区共识。   南海局势近年总体稳定,中国与东盟国家通过对话有效管控分歧,岛礁建设也主要用于民用设施和灾害救援。   而台海问题的核心在于反对"台独"分裂及外部干涉,中国外交部早已阐明"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   德国外长将地区国家正常维权曲解为"单方面改变现状",恰恰折射出欧洲某些政客对亚太事务的认知偏差。   他们用欧洲安全危机的滤镜来观察亚洲,却忘了东亚数十年的和平发展正是建立在尊重主权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   更耐人寻味的是德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瓦德富尔在东京高喊"供应链去风险"时,德国企业正用实际行动投票。   2025年上半年大众、宝马、西门子在华新增投资突破110亿欧元,巴斯夫湛江基地成为其全球最大单体投资项目。   德国财长林德纳公开反对对华脱钩,直言"会伤害德国企业"。这种政府喊打、企业拥抱的撕裂局面,揭示德国外交已被国内政治绑架。 稀土议题的炒作更暴露了瓦德富尔论述的选择性失焦。他指责中国管制钐、钆等稀土出口是"经济胁迫",却绝口不提三个关键事实:中国2025年首批出口许可名单包含大众、博世等德企且供应稳定;   管制仅针对可能用于军事的特定物项,完全符合国际规则;全球92%的稀土精炼产能在中国,德日在格陵兰、乌克兰的替代计划因成本和技术瓶颈举步维艰。   中方明确表示"不会把稀土当对抗工具,但也不会让它成为压制中国的工具",这种平衡立场被刻意曲解为"威胁",本质上是为德国军工依赖稀土却不愿承担环境成本找借口。   德国外长的亚洲行还夹带地缘私货。他兜售所谓"八国合作框架",意图拉拢德法英波与日韩澳新组建"经济版北约"。   这个绕开联合国的小圈子构想充满冷战思维,却严重误判亚太格局:法国坚持独立印太战略,澳新明确拒绝选边站,韩国更因芯片原料进口与中国达成供应保障协议。   更讽刺的是,瓦德富尔在印尼突然转向,呼吁中国"协助俄乌和谈",声称中国对俄影响力无可替代。   短短几天内将中国从"秩序破坏者"切换为"和平调停人",这种角色分裂让德国外交信誉大打折扣。 参考资料:德国外长应收回涉华不当言论 2025-08-20 08:13·环球时报

0 阅读:58

猜你喜欢

观今言史啊

观今言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