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经常因为工作感到愤怒、沮丧或者愤世嫉俗,觉得同事不配合、领导不理解、制度太傻?并且你越是沉浸在这些情绪里,问题就越是解决不了,甚至还会变得更加糟糕。 如果你正处在这种反复挣扎的情况,相信我,今天看完,一定会对你非常有启发。我从哈佛教授约翰·科特写的《权力与影响力》这本书里,为你总结出了几个非常核心的观点。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情绪的反作用力。我给你拆开来讲,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它会直接扭曲你对现实的判断,让你陷入两种常见的极端思维。一种是幼稚型,你总觉得大家应该相互合作、目标一致,所以一旦遇到冲突,你就感到震惊和愤怒,心里想“他们怎么能这样?” 另一种是愤世嫉俗型,你觉得公司里到处都是权斗和算计,干脆就放弃了有效合作。你看,这两种情绪都让你把注意力放错了地方。你觉得问题出在人性上,这个人是合作还是自私、是好是坏,但你完全忽略了组织环境这个真正的影响因素。 在公司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KPI、不同的工作目标、不同的利益,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才是冲突的根源,跟他人的人品好坏其实关系不大。当你从一开始就看错了问题,你接下来的所有努力自然都是无效的。 这也就带出了第二个更深层的问题:情绪的出现往往是你缺乏必要职场技能的直接表现。比如,你花一周熬了三版的客户方案,领导扫了两眼就否了,你瞬间感到愤怒和委屈,觉得领导没眼光、公司太蠢。 但你有没有想过,方案本身再好,如果你没有提前了解领导最近关注的重点,没有去争取关键同事的支持,没有预判到财务部门可能会提出的成本质疑,那它的失败几乎是注定的。所以你看,你的愤怒其实完美地掩盖了你缺乏向上管理和横向影响力的事实。 在今天的职场,几乎没有任何一项重要工作是你能独立完成的,你必须依赖那些跟你目标不同、想法各异的同事和上司。向上管理和横向影响力,就是在这种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中,依然能搞定事情、拿到结果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当你带着这种被掩盖的问题去沟通,结果可想而知。 这就来到了第三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情绪会让你用最低效的方式去处理职场上最重要的问题。冲突在现代职场中是必然的——人和人相互依赖,但目标又不一样。解决冲突的关键不是去证明谁对谁错,而是要让对方愿意和你合作,共同把事情办成。 但情绪一上头,你做的恰恰相反。比如,你和上司争论,越说越气,直接用尖锐的话攻击他逻辑上的漏洞,结果会怎样?他只会变得更固执。因为你这么做是在制造对立,这会让上司认为你是在挑战他,而不是想和他一起解决问题。 那真正高效的做法是什么?就是把由情绪驱动的表达方式,换成一种以达成合作为目标的沟通策略。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试着把心里想的“你这想法太蠢了”,换成这样一句话:“老板,我理解你考虑的是效率问题,同时我有点担心客户那边可能会有风险,我们能不能一起看看有没有办法既保证效率,又能规避这个风险?” 你看,这个“既”背后的底层逻辑,就不再是一场你对我错的情绪对抗,而是一次真正为了解决问题而进行的有效沟通。你通过“我理解你”不是认输,而是先去理解和承认他的目标与压力,这是在表达尊重、建立信任;通过“我担心”是在表达你的专业价值,告诉他风险在哪;最后通过“我们能不能”——这最关键,它直接把“你和我”的对立变成了“我们”来共同解决问题。这本质上就是一种基于事实和共同利益来处理分歧的高效策略,而不是依赖情绪去分出对错。 所以,一个职场高手不是没有情绪,而是不被情绪主导。他们会把沮丧和愤怒转换成一种主动的意识,问自己一个问题:“现状就是这样,我该如何利用规则、影响他人、调动资源来达成我的目标?”这才是你在职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职场人通病 职场人际心理 职场人心理压力 职场态度 职场小情绪
你是不是经常因为工作感到愤怒、沮丧或者愤世嫉俗,觉得同事不配合、领导不理解、制度
岚岚看商业
2025-10-16 21:33:37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