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界人士卡梅隆·约翰逊发出警告:一旦我国对医药、对生物技术、对化工产品出口进行限制,美国经济将遭受重创。 为什么约翰逊如此惊惧?因为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原料药生产国,美国所有制药企业都高度依赖这个国家的原料药。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早就披露过,本土的原料药产能早就萎缩到只剩 20%,剩下 80% 全得靠海外进口,而中国一家就占了美国原料药供应的 73%,说是半条供应链都捏在咱们手里也不为过。 具体到老百姓常用的药,这种依赖更是扎心。美国市场上 95% 的布洛芬、91% 的氢羟肾上腺皮质素、70% 的对乙酰氨基酚,还有超过 40% 的青霉素和肝素,原料都得从中国运过去。 这些可不是什么冷门药,布洛芬是退烧止痛的必备品,对乙酰氨基酚是感冒药的核心成分,青霉素更是常用抗生素,相当于美国人的家庭药箱一半以上都贴着 “中国原料” 的隐形标签。 2024 年中国对美原料药出口额已经达到 45.2 亿美元,还在以 12% 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美国对中国的依赖不仅没减,反而越来越深。 美国自己为啥不生产?说穿了就是既嫌脏又嫌贵还嫌麻烦。原料药生产离不开化工基础,污染处理成本高,环保标准卡得严,美国早年把这些 “重体力活” 往外迁,一门心思搞研发赚快钱,结果把自己的生产能力搞废了。现在想重建产能?根本不是建个工厂那么简单。 国泰海通证券的分析师算过账,新建厂房、调试设备、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搞定环保审批,没个三五年根本动不起来,而且美国的人力和环保成本摆在那,生产一吨原料药的成本比中国高好几倍,药企根本不划算。 之前美国政府威胁加征 200% 关税逼产业回流,结果诺华、强生这些巨头就算承诺投资,也只是做做样子,没人真愿意砸钱做亏本买卖。 有人说不是还有印度吗?可印度说白了就是个 “二传手”,自己的命脉也捏在中国手里。全球贸易研究倡议的数据显示,印度医药行业的原料和中间体近三分之一来自中国,2007 到 2022 年这五年里,印度从中国买的药品原料硬生生涨了一半还多。 就拿扑热息痛来说,印度虽然能给美国出口成品药,但生产扑热息痛的原料还得从中国进口。2020 年疫情时印度试过限制 26 种原料药出口,本想卡别人脖子,结果自己先慌了,因为中国原料一断,他们的药厂也得停工。所以美国想把订单转去印度,本质上还是换汤不换药,最后还是得看中国的脸色。 真要是限制出口,美国医药行业得立刻陷入恶性循环。巴克莱银行算过一笔账,就算只加征 25% 的关税,美国药品成本每年就得涨 510 亿美元,药价得提 12.9%。 要知道美国人的药价本来就高得离谱,兰德公司 2024 年的报告说,美国处方药费用是英国、德国这些国家的 3 倍,要是原料断供,药价再涨一波,普通民众根本扛不住。 更要命的是会出现大面积短缺,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早就警告过,仿制药公司要是没利润,可能直接把药品撤出市场,而美国 90% 的处方药都是仿制药,到时候药店货架空空如也不是吓唬人 ——2020 年疫情时 FDA 就说过,有 20 种药物的供应链和中国密切相关,当时差点就断供。 这种短缺会直接传导到美国经济的方方面面。药品断供意味着人生病了没药治,劳动力出勤率得下降,生产效率跟着跌;医保系统为了抢药得花更多钱,财政负担直线加重,2020 年维生素原料涨价时,美国药企光采购成本就多花了几十亿美元。 更别说整个医药行业是美国经济的重要支柱,2024 年美国进口药品规模高达 2000 亿美元,要是供应链断了,相关的包装、运输、销售行业都会被拖累,连锁反应下 GDP 都得受影响。 印度媒体就算过,要是美国失去主要原料药供应,光医药出口下滑就能让印度 GDP 降一截,更别说对医药依赖度更高的美国了。 中国原料药的优势还不止是产量,更有完整的产业链。从基础化工原料到医药中间体再到成品原料药,咱们有一套别人短期内建不起来的生产体系,这也是美国和印度都替代不了的。 中邮证券早就点破了,美国约 30% 的药品原料直接依赖中国,就算想找替代来源,短时间内根本找不到能承接这么大产能的地方。 所以卡梅隆・约翰逊的警告,本质上是看透了美国医药行业的 “纸老虎” 本质 —— 表面上研发实力强,实际上根基早就在依赖中国原料的过程中虚了,一旦断供,光鲜的外壳立马就碎了。
美国商界人士卡梅隆·约翰逊发出警告:一旦我国对医药、对生物技术、对化工产品出口进
康安说历史
2025-10-14 01:02:22
0
阅读: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