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男孩6个月大时被查出神经母细胞瘤,在做切除手术时,不慎伤到脊柱神经,导致下半身瘫痪。母亲不堪重负离家出走。 怎料,父亲给他找了一个19岁的后妈,谁曾想,就是这个后妈,在之后的日子里,对男孩的态度却让人意想不到! 说真的,刚看到这个消息,我心里咯噔一下。19岁啊,正是爱玩爱闹、享受青春的年纪,自己都还是个孩子,怎么可能照顾好一个下半身瘫痪、还患过重病的孩子?周围的邻居也都议论纷纷,有人说这女孩肯定是图钱,有人说她撑不了三个月就得走,连男孩的奶奶都偷偷抹眼泪,怕孙子再受委屈。 男孩叫小宇,当时才1岁多,因为神经损伤,不仅站不起来,连翻身都困难,还经常因为术后并发症发烧呕吐。后妈进门那天,穿着简单的牛仔裤和T恤,看起来怯生生的,面对小宇瘫软的双腿,她没有丝毫嫌弃,只是蹲下身,轻轻摸了摸小宇的头,说了句“以后我来照顾你”。 谁也没把这句话放在心上,可接下来的日子,她用行动打了所有人的脸。每天早上六点,她就起床给小宇擦身、换纸尿裤,然后做软烂的辅食,一勺一勺喂进小宇嘴里。小宇因为长期卧床,容易便秘,她就用棉签小心翼翼地帮他通便,从来没喊过一声脏、一声累。 为了让小宇的肌肉不萎缩,她特意查了康复训练的视频,每天坚持给小宇做按摩,从大腿到脚踝,每个部位都按到,力度掌握得恰到好处。一开始小宇不适应,总是哭闹,她就一边按摩一边唱儿歌哄他,有时候唱得自己嗓子都哑了,也舍不得停下。 有一次小宇突发高烧,烧到39度多,浑身发抖。那天晚上下着大雨,父亲外出打工没在家,她背着小宇就往医院跑,一路上深一脚浅一脚,雨水打湿了她的衣服和头发,她却死死护住背上的小宇,生怕他再受一点凉。到了医院,她跑前跑后挂号、拿药、输液,整整守了小宇一夜,直到天亮小宇体温降下来,她才靠在椅子上睡着了,眼里全是红血丝。 周围的人慢慢改变了对她的看法。邻居张大妈经常帮她照看小宇,感叹道:“这孩子真是个好人,比亲妈还上心!”小宇的奶奶更是把她当成了亲闺女,逢人就夸:“我家祖上积德,才遇到这么好的媳妇。” 小宇渐渐长大,到了上学的年纪,她又犯了难。学校离家有两公里,小宇坐轮椅不方便,她就每天推着轮椅送小宇上学、放学,不管刮风下雨,从未间断。为了让小宇能跟上课程,她还利用晚上的时间,自学小学的课本,然后教小宇认字、算数。小宇聪明懂事,知道后妈的辛苦,每次都会搂着她的脖子说:“妈妈,你真好,我以后一定好好孝敬你。” 有人问她,这么年轻,为什么不找个条件好的,反而守着一个瘫痪的孩子过日子?她只是笑了笑,说:“既然我嫁给了他爸爸,小宇就是我的孩子,我不能丢下他。再说,小宇那么可爱,跟他在一起,我很开心。” 其实,她也有过委屈的时候。有一次,她带着小宇去超市买东西,有人背后指指点点,说她“年纪轻轻不学好,找个二婚还带着个残疾孩子”。她听到后,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还是强忍着,把小宇抱得更紧了。回到家,她躲在房间里哭了一场,可第二天,还是像往常一样照顾小宇,没有丝毫懈怠。 小宇的父亲每次打工回来,都会给她买些礼物,感激她对小宇的付出。他常说:“要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这日子该怎么过。”她总是摆摆手,说:“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 现在,小宇已经8岁了,不仅能熟练地操作轮椅,还学会了自己穿衣、吃饭,学习成绩在班里也名列前茅。他经常在作文里写:“我的后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她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带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个19岁就扛起家庭重担的后妈,用她的善良和坚持,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母爱。母爱从来不是血缘的专属,而是发自内心的责任和守护。她本来可以拥有更轻松的人生,却选择了一条最难走的路,用自己的青春,温暖了一个残缺的家庭。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