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最不希望中日开战的人,不是日本人,也不是我们国内的这些人,而是在日本有资产有房产在日本长期居住的中国人。这群人不是不爱国,也不是贪生怕死。他们怕的从来不是战场上的枪林弹雨,而是半生攒下的家底要毁在异国他乡。 先看看这群人的规模有多可观,截至2024年底,在日本生活的外国人里超过五分之一是中国人,算上已经加入日籍的华人,总数早就突破了96万,其中大半都集中在东京、大阪这些核心都市圈。 单是那种用来在日本开公司定居的经营管理签证,持有者就超过4万人,其中一半以上都是中国人,他们大多拖家带口,保守算下来光靠这个签证在日本扎根的家庭就有5万多户。 更别说还有拿着高度人才签证、永住许可的中国人,这些人要么是各行各业的精英,要么是已经在日本生活了十年以上的“老住户”,早就把生活重心完全放在了这片土地上。 他们的家底可不是小数目,最核心的就是房产,毕竟在日本安家,房子是绕不开的硬通货。 东京港区、涩谷区这些富人区,随处能看到中国人买下的公寓,一套普通公寓就得几百万人民币,要是核心地段的大户型,上千万都不稀奇。 还有人专做房产投资,就像那个90后小伙,在日本一口气拿下二十多套房产,2023年一年净利润就超过300万,这些房子要么改成民宿出租,要么翻新后转手赚差价,都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但这些房产也藏着不少隐忧,日本很多一户建是木质结构,每隔几年就得花钱防白蚁、修漏水,维护成本本就不低,真要是开战,这些房子要么可能被战火波及损毁,要么就会变成没人敢住的“心理瑕疵物件”,到时候半价都难出手。 很多人买房还背着贷款,日本规定没还清住房贷款的房子不能出租,只能亏本出售,战争一来,房子卖不出去,贷款还得照还,简直是双重打击。 除了房产,他们的生意更是经不起折腾。东京池袋的“新中华街”里,一半以上的餐馆、民宿都是中国人开的,这些生意靠着中日游客和本地客流支撑,利润看着可观,但抗风险能力极差。 就像俄乌战争时在乌克兰的华人老板,战火一烧,餐厅关了,员工遣散了,刚装修好的店面和购置的设备全打了水漂,几百万的损失说没就没。 在日华人的生意也一样,不管是做中日贸易的公司,还是面向华人的服务行业,一旦开战,物流中断、物资短缺,游客没了,客户跑了,之前打通的渠道、积累的客源全白费。 那些靠着经营管理签证开小公司的华人更惨,他们当初可能花了140万人民币才凑够签证要求的资本金,好不容易把公司做起来,战争一来,不仅生意停摆,签证可能都续不了,想回国都得抛下所有。 他们在日本的处境也很特殊,虽然拿着永住许可的人能享受和日本人差不多的待遇,但终究没有选举权和参政权,真遇到战争这种极端情况,权益根本没保障。 不像日本本地人,政府多少会有兜底政策,他们作为外籍人士,可能面临资产冻结、限制出境的麻烦,就算想把钱转移回国,也可能因为外汇管制或交通中断而束手无策。 就像那些在日本开画廊的华人,或者做中日商务咨询的从业者,他们的人脉、资源全在日本,半生积累的社会关系和职业成就,一旦开战就会瞬间清零,回国重新起步又谈何容易,毕竟国内的发展节奏和行业环境,他们早就生疏了。 这些人里,有放弃国内国企铁饭碗去日本创业的,有花了十几年才拿到永住许可的,有靠着省吃俭用攒钱买房的,他们的每一分家底都带着汗水和奔波。 他们不是不爱国,只是爱国的同时,实在舍不得半生心血付诸东流,毕竟谁也不想让自己打拼了几十年的房子、生意,最后只留下一堆废墟和债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