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周四打破沉默,他表示美国和乌克兰达成的和平计划草案纲要可以成为结束这场持续近四年冲突协议的基础,并表示莫斯科准备好与美国特使会谈时进行“严肃的讨论”。 这场打了快四年的冲突早就不是当初谁能一口吃下谁的局面了,双方磨到现在,终于都有了坐下来谈的底气和理由。 谁都清楚,再耗下去无非是多添损耗,不如借着这份草案找个体面的台阶。 先看看俄方这边,当初开打时俄军一度想速战速决,结果坦克损失超过3000辆,炮弹月产也就几十万发,西方当时还笃定他们十年都缓不过来。 可没人想到,俄军硬是靠着本土工业体系完成了逆袭,现在坦克年输出数百辆,翻新的T-72和新造的T-90M足够支撑多线作战,炮弹月产量更是早就突破数百万发,甚至把苏联遗留的重型航弹改成了滑翔制导炸弹,射程能到上百公里,每天投放量从几十枚涨到数百枚,一枚1500公斤级的炸弹就能炸平一片工事,恰索夫亚尔战役里,俄军就靠这招以最小伤亡拿下高地,直接威胁乌军侧翼。 兵员补充也跟上了,每月稳定招募3万合同兵,现役规模超过130万,完全能支撑进攻强度,这种情况下俄方手握战场优势,自然有底气谈,也不怕谈不成再打回去。 乌克兰日子更不好过。美乌草案里提的把乌军规模限制在60万人以内,看着是约束,其实也是现实——持续四年的消耗让乌军兵员严重匮乏,西方援助又总掉链子,装备交付延迟、数量不足,155毫米炮弹常年短缺,根本扛不住俄军的火力覆盖。 能源设施反复被打击,民众躲空袭成了常态,泽连斯基政府还陷在腐败丑闻里,民众信心早就被磨得差不多了。 之前泽连斯基一直嘴硬不接受领土妥协,但草案里提到乌军从顿涅茨克部分地区撤出设立中立缓冲区,他也没直接拒绝,说到底还是扛不住了,只能借着美方的提议找转机。 美国这次抛出的28点草案,说是为了和平,其实算盘打得叮当响。 特朗普政府要应对国内的内政压力,爱泼斯坦案的档案公开让他们焦头烂额,急需在俄乌问题上搞出政绩兑现竞选承诺。 草案里写着把俄罗斯被冻结的1000亿美元拿去搞乌克兰重建,美国还要拿50%的利润,既赚了钱又能主导战后秩序,何乐而不为。 而且北约不东扩、不在乌驻军的条款,刚好戳中了俄罗斯最核心的安全诉求,这也是普京愿意松口的关键——毕竟当初特别军事行动的初衷之一就是阻止北约东扩,现在草案把这一点写进去,相当于解决了冲突的根源之一。 其实双方早就有过接触,2025年3月在沙特利雅得的会谈谈了12个小时,就黑海航行安全、不攻击能源设施达成共识,8月阿拉斯加的会晤虽然没成,但也算摸清了彼此的底线。 之前特朗普提的30天停火提议,俄方也没直接拒绝,只是提了管控停火、停止乌军动员的条件,这些铺垫都为现在的表态埋下了伏笔。 俄军现在战术也成熟了,不再硬冲而是靠火力压制,电子战干扰对手无人机,小股部队渗透,伤亡比之前少了很多,这种耐耗战的能力让他们不用急于求成,反而能从容坐下来谈。 普京说要进行“严肃的讨论”,本质上是各方博弈到临界点的结果。 俄方有战场优势做支撑,美方需要政绩和利益,乌方实在耗不起,这份草案刚好平衡了各方诉求——俄罗斯拿到了安全保障,美国能赚得盆满钵满,乌克兰也能结束战火开始重建。 虽然里面还有不少细节要磨,比如停火监督、制裁解除的节奏,但至少有了一个能落地的基础。 打了快四年,不管是士兵还是民众,都早就厌倦了硝烟,现在有个草案能让大家体面收场,普京自然愿意顺着这个台阶,跟美国特使好好聊一聊,毕竟能靠谈判拿到的东西,没必要再让子弹飞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