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旅居有没有十全十美的地方,答案是否决的,太苛求完美,会影响心情的。旅居考虑物价,空气,气候,休闲场所,综合下来能打九十分已经非常不错了。在弥勒旅居时,物价,空气,气候,休闲场所都挺好,唯一不好的,就是水质不太好,吃桶装水就可以解决了,旅居两个半月非常的开心。 总有人问我,出门旅居真能找到十全十美的地方吗? 我总笑着摇头。 去年冬天,揣着对“完美旅居”的执念,我在云南转了三个小城,最后停在弥勒。 是被民宿老板的朋友圈勾来的——他拍的清晨湖面,薄雾裹着阳光,空气里像飘着蜜;菜市场的草莓三块钱一斤,老太太把塑料袋塞得冒尖;傍晚的湖边步道,有人弹吉他,有人遛狗,风里都是桂花香。 住下第一周,我几乎要给它打满分。 物价低到感动:十块钱能买一大袋烤豆腐,配着本地小辣椒,蹲在路边吃都觉得香;空气里总带着草木的清甜味,晨跑时吸一口,肺里像洗过澡;气候更不用提,十二月的天,穿件薄外套就能晃悠,阳光懒洋洋地洒在身上,暖得人想打盹。 直到第七天早上,我烧水壶底结了层白花花的垢。 民宿阿姨路过厨房,看我对着壶底发呆,叹口气:“这边水质是硬了点,本地人都喝桶装水。” 心猛地沉了一下。 来之前做了那么多攻略,查了物价、医院、公交,偏偏漏了水质——这可是每天要入口的东西啊。 那天下午,我在超市提了桶五加仑的水往回走。 桶身冰凉,贴着掌心,勒得指节有点发白。爬三楼时歇了两回,心里琢磨:要不要换个地方?毕竟两个半月的旅居,喝水是大事。 推开民宿门,阳光正好从阳台斜进来,落在刚买的那桶水上。 桶口的塑料膜还没撕,阳光透过水,在地板上投出一圈晃悠悠的光斑,像块融化的金子。 我蹲下来看了会儿,突然笑了。 不就是桶水吗? 第二天起,我的旅居生活多了个固定项目:每天早上提桶空桶下楼,去巷口便利店换桶新的。 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大哥,总穿件蓝布围裙,见我来就喊:“小妹今天换得早啊,是不是昨晚水喝快了?” 我晃晃手里的空桶:“昨天煮面条多放了点水。” 他笑着把新桶推过来,桶身还带着仓库的凉气:“这水烧开泡茶最好,本地山泉过滤的,比城里自来水甜。” 后来发现,提水的路上总能撞见些有意思的事。 比如卖早点的阿姨会把蒸笼掀开,热气裹着包子香扑过来,问我“要不要带两个?”;比如遛鸟的大爷蹲在树下,鸟笼里的画眉叫得脆生生,见我看就说“这小家伙,见了漂亮姑娘就叫得欢”。 两个半月里,我换空了二十二桶水。 民宿冰箱的角落永远放着半桶凉白开,早上灌进保温杯带出门,逛到湖边喝一口,水是温的,风是暖的,远处的山像浸在雾里,模糊又温柔。 朋友视频时盯着我桌上的桶装水皱眉:“就为这点事,每天提水上楼,值吗?” 我把镜头转向窗外,阳光正落在湖面上,碎金似的闪。 “你看啊,”我说,“这里的草莓三块钱一斤,空气甜得像加了蜜,傍晚有人弹吉他唱老歌——就为这九十分的甜,那十分的水,拎桶水不就解决了?” 她没说话,只看着我笑。 离开弥勒那天,最后一次去换桶水。 老板帮我把空桶放进仓库,又拎出新的:“不再住段时间?过阵子樱花开了,湖边更好看。” 我摇摇头,把新桶放在门口:“下次吧,下次带个大点的保温杯。” 他哈哈笑:“记得来吃草莓。” 提着桶爬上三楼,桶底蹭到台阶,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像在和这座不完美的小城说再见。 其实啊,哪有什么十全十美的旅居地。 所谓的九十分,不过是在那些细碎的不完美里——凉冰冰的水桶,便利店老板的笑,清晨的薄雾,傍晚的吉他声——慢慢攒出来的甜。 后来再有人问我旅居的秘诀,我总说:别盯着那十分的缺憾。 九十分的日子里,藏着比完美更实在的快乐。 就像弥勒的水,凉是凉了点,可你看,它映着阳光的时候,多像撒了一地的星星啊
回不来了!回不来了,酒店价格开始了最后的疯涨,去找大使馆了!朋友每年都去日本
【167评论】【5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