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循财受到报应!近期黄循财站队日本帮忙高市喊话,结果受到了新加坡内部的怒批。黄循财近期声称:中国应该放下历史包袱,与日本进行友好相处!这一言论立即引起了国内外的批评。 “历史包袱”这四个字,分量到底有多重?在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嘴里,这似乎只是一个轻飘飘的外交辞令,只需中国“放下”,就能换来与日本的“友好相处”,可若走进哈尔滨那座冰冷的遗址展厅,或是去翻阅约翰·拉贝日记里对于1937年南京凛冬江边尸堆如山的描述,就会明白,有些东西是长在民族骨血里的旧伤和底线。 这就是黄循财近期引发轩然大波的症结所在,他想做和事佬,呼吁中国在面对日本时要向前看,却没成想这一脚踩空,直接踹在了历史的铁板上,最尴尬的是,这股反噬的浪潮首先就不是来自外部,而是自家后院起火,新加坡内部炸锅了。 为什么连新加坡人都坐不住?因为关于日本军国主义的记忆,东南亚的伤疤一点都不比中国浅,1942年日军占领新加坡后,还没坐热乎就开始搞“大肃清”,仅仅是因为被怀疑“反日”,五万多名华人就被成批拉到海边枪决,直到今天,樟宜监狱墙壁上的血印还在诉说着当年的残酷,克兰芝战争纪念碑前每年都有老人含泪献花。 甚至前总理李显龙都曾振聋发聩地警示过:“忘记历史就是背叛”,如今新总理却劝受害者“放下”,这在那些经历过日军暴行的老一辈看来,无异于数典忘祖,是把自家的血泪史当成了换取地缘利益的人情。 就在他喊话中国要友好的当口,大洋彼岸的日本可没闲着,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正在拿台海问题大做文章,公然挑衅中国的核心利益;靖国神社里,岸田文雄的祭品还在供奉着甲级战犯,对方已经把刀架到了脖子上,摆明了不思悔改还要步步紧逼,这边黄循财却在用英文里的“尖阁群岛”这种日式称谓来指代钓鱼岛,甚至转过头来按着中国的头要“友好”,这种拉偏架的姿态,哪里还有半分新加坡一贯标榜的“务实中立”?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屁股早就歪到了东京那一侧。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展现这种惊人的“柔韧度”了,回想之前美国对华发起贸易战、科技围堵时,也是这位黄总理,跳出来呼吁中国“忍让”,和当时的总统尚达曼一个论调,劝中国别追求科技自主,仿佛中国只要乖乖做个低端代工厂,世界就太平了。 说到底这背后是一套过时的生存哲学:既怕得罪美日同盟,又想在中国这里捞好处,试图通过讨好强权来维持新加坡的平衡,但显然他低估了中国14亿人对于历史底线的敏感度,也高估了日本如今的“信誉”。 他声称日本是“最受信赖的伙伴”,这话听在遭受核污水排海影响的东南亚渔民耳朵里,简直比那污水还要刺耳,马来西亚的媒体看得通透,直接发文怒批这是在“混淆是非”,东南亚国家之所以愿意向前看,前提是日本当年至少做出了认错的姿态,而不是现在这种又要篡改教科书抹去南京暴行,又要往邻国海里倒毒水的傲慢模样。 真正的“放下”是建立在肇事者深刻忏悔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受害者忍气吞声的遗忘,如今新加坡国内议员公开指责其损害中立形象,民间团体抗议他“忘本”,舆论场上一片骂声,这种来自内部的信任危机,比外交辞令上的失误更致命。 那些在731部队实验室里沦为代号“原木”的无名冤魂,那三千五百万抗战期间倒下的中国军民,他们的牺牲不是为了让后人在谈判桌上当作“包袱”随手丢弃的,历史这笔账,是用来警醒未来的,谁要是试图在这上面耍小聪明、玩模糊概念,最终只会像黄循财现在这样,里外不是人,在这个讲究原则的时代里碰得头破血流,底线之上,才有资格谈友好,否则一切所谓的“相处”,不过是再一次的屈辱与背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