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斯又开始说梦话了,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欧盟外长卡拉斯竟然这样声称:如果我们想阻止这场战争的继续,那么我们就必须限制俄罗斯军队的规模和军事预算。 11月26日那场特别会议后,欧盟外交领域的一把手卡拉斯抛出了一个足以让人瞠目结舌的方案:想要彻底掐断冲突的导火索,不管是“入侵”还是对抗,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给俄罗斯的军队规模上把锁,再给他们的军事预算戴上紧箍咒。 这种言论乍一听,确实不仅“敢想”,要知道给一个核大国制定“裁军表”和“预算案”,这在国际博弈的历史上,通常只属于绝对胜利者对失败者发布的最后通牒,而现在的局势呢?别说是那个“胜利的终点”,哪怕是能不能在谈判桌上坐直了说话,对于欧盟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回望过去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局面不仅没有按照西方剧本走,反而变得愈发尴尬,以美欧为首的庞大阵营,外加北约的全力输血,可以说除了没有亲自下场扣动扳机,能用的招数几乎全都砸在了俄罗斯身上。 整个西方世界加上乌克兰,这么多人“群殴”了三年,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战场上的防线没有因为制裁而崩塌,反而变成了吞噬资源的黑洞,在战场上用枪炮都没能拿到的东西,卡拉斯却指望靠一张嘴、靠一纸声明就能在现实中凭空变出来,这简直就是把外交辞令当成了哈利波特的魔杖。 如果欧盟真的拥有这种能随手捏圆搓扁俄罗斯的“硬实力”,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恐怕早就画上句号了,哪里还需要到现在还在绞尽脑汁想什么“限制方案”,这种巨大的逻辑断层,让人不得不怀疑,如今欧盟的外交决策层是不是真的已经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毕竟一边喊着要限制对手的兵力,一边却在现实中束手无策,这种“精神胜利法”除了暴露自身的松散和无力感,似乎起不到任何震慑作用。 真正的底气从来不是靠嘴上说说,如果卡拉斯们的想法不仅限于“敢想”,而是真觉得具备可行性,那么根本不需要像现在这样在文件上做文章,既然要帮助乌克兰“彻底战胜”对手,最直接的逻辑本应是欧盟亲自下场填补战线,让俄罗斯感受到实打实的军事压力,若是真做到了这一步,英法也就不用费尽心思去琢磨战后组织什么“志愿联盟”去给乌克兰当保镖了,因为那个时候威胁早就被消灭了。 布鲁塞尔的精英们心里比谁都清楚红线在哪里,他们非常明白自身实力与那个庞然大物之间的差距,更清楚一旦真正从幕后走向台前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冲撞,那个后果是整个欧洲都承受不起的。 所以与其去触碰那个可能引发毁灭性后果的真实开关,不如躲在安全的帷幕后面搞搞“纸上谈兵”,毕竟提出一个无法实现的宏大目标,既能显得自己在这个位置上还在“努力思考”,又不用承担任何流血的风险,这种过嘴瘾的方式,虽然被外界看作是不着调的梦话,但对于此刻进退维谷的欧盟来说,或许已经是这群人眼中最“安全”的避风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