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提醒中国:一旦中日发生冲突,中国绝对不止日本一个敌人。因为这很可能是美西方联

天空叙史啊 2025-11-26 14:46:25

俄媒提醒中国:一旦中日发生冲突,中国绝对不止日本一个敌人。因为这很可能是美西方联手布下的 “围攻局”。而且这局里藏的风险,比直接的炮火更棘手。 这提醒绝非危言耸听,看看日本最近几年的动作就知道,它从来没停止过对中国底线的试探。 从钓鱼岛海域频繁派遣巡逻船闯入,到打着“自卫”旗号不断突破和平宪法限制,2024 年日本的防卫预算再创新高,较上一年暴涨16.5%,专门采购美国的先进导弹系统部署在西南诸岛,目标直指中国。 更值得警惕的是,日本还主动凑到美国的亚太同盟体系里,又是参加美日澳联合军演,又是跟着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指手画脚,活像个攥着“大哥”衣角的挑衅者。 俄罗斯《独立报》专栏作家亚历山大・马诺瓦尔看得很透彻,他在评论中直言: 中日若真的擦枪走火,中国面对的绝不是单一对手,而是以美国为核心,裹挟着北约部分国家、五眼联盟以及亚太仆从国的庞大阵营。 这话戳中了关键,美西方早就布好了“连环套”,日本不过是这个局里最先跳出来的棋子。 美国为了维持在亚太的霸权,这些年一直在织一张“小多边”联盟网,美英澳搞的“奥库斯”同盟就是典型,还把日本拉进来做合作伙伴,在人工智能、高超音速武器这些尖端军事领域搞技术共享,这背后的意图不难猜测。 军事上的围堵只是表面,更棘手的是经济和科技上的暗战。 美国早就演练过这套“组合拳”,当年对付俄罗斯时,联合欧洲搞能源禁运、金融制裁,如今这套手段正悄悄用到中国身上。 一旦冲突爆发,美西方大概率会启动贸易壁垒,限制中国制造业核心产品出口,甚至动用 SWIFT 系统搞金融封锁。 要知道中国是全球 120 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这种制裁带来的产业链震动,比炮弹对经济的破坏更持久。 科技封锁更是精准又狠毒。这些年美国牵头搞“芯片联盟”,联合日本、荷兰等国限制高端芯片及制造设备出口,就是怕中国在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 一旦冲突升级,他们会彻底切断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技术合作,甚至可能胁迫第三方企业停止给中国供货。 这种“卡脖子”的手段,直接瞄准中国产业升级的命脉,比战场上的炮火更难防。 面对这样的复杂局面,中国必须拿出全局观,不能只把目光盯在日本身上。 我们既要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让航母编队、隐形战机这些“硬实力”成为底气,也要稳住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在芯片、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突破技术壁垒。 同时还要积极拓展多边合作,巩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打破美西方的封锁圈。 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好战。说到底,无论是军事对抗还是经济制裁,最终受苦的都是普通民众。 中日一衣带水,经贸往来密切,2023 年两国贸易额仍保持在 3000 亿美元以上,无数企业和家庭的生计都与此相关。 美西方想靠“围攻局”坐收渔利,我们偏不上这个当。 最好的应对,就是用强大的实力守住底线,同时保持谈判的开放态度,把道理摆到台面上,让日本看清充当美西方棋子的风险,也让美西方明白,中国绝不会在霸权压力下妥协。 毕竟,和平谈判才是解决分歧的正道,真要闹到刀兵相见,没有谁能成为赢家。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天空叙史啊

天空叙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