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目前日本肆意挑衅中国红线的“中日关系”,但凡是打着什么“中日学校、中日医院、中日铁路、中日道路、中日旅游街、中日慈善机构”等等涉及“中日”两个字的任何组织、任何机构、任何团体,都应该积极顺应国家号召、国民民意。要立即更名,立即纠正,不能再让所谓的“中日友好”虚伪绑架中国人。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那番话可不是随口一说,1995 年她就敢在国会质问时任首相 “凭什么说日本侵略战争是错的”,三十多年来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问题就没停过。 2025 年 11 月更是直接把 “台湾有事” 和日本 “存亡危机” 绑在一起,暗示要动武介入,这是 1945 年以来日本在任首相头一回在正式场合把话说得这么露骨,4 月底还带着人窜台跟赖清德密会,7 月又跟民进党官员碰面,明摆着把台湾当成了自家后花园,哪有半点 “友好” 的样子。 嘴上喊着虚头巴脑的口号,手里的动作却实得很。2025 年 1 月日本刚从美国买了 16 枚 JASSM-ER 隐形巡航导弹,之前已经订了 50 枚,这玩意儿能飞近 1000 公里,还能智能规划路线躲避拦截,搭配 F-35 战斗机,打击范围直接覆盖台海。 更早之前的 2024 年 1 月,他们签了 400 枚 “战斧” 巡航导弹的合同,全都装在宙斯盾驱逐舰上,嘴上说 “防卫”,实际早就把 “专守防卫” 的原则扔了,还在西南诸岛搞军事化,冲绳的 “滨海作战团” 2000 多人随时能分散部署,右翼智库甚至开起了 “台海危机兵棋推演”,琢磨着怎么帮台当局运弹药,这哪是想友好,分明是在为插手台海做准备。 再看那些挂着 “中日” 名头的机构,多少有点尴尬。就说中日友好医院,当年是日本无偿援助建的,可现在日本政府这态度,再顶着 “友好” 的名字,简直像给刺眼的现实贴了张过期的膏药。 南京艺术学院早年间也搞过中日合作的爱乐学院,后来干脆改成了流行音乐学院,显然是看清了形势,知道这种名头在现实面前站不住脚。 还有个中日人才协力机构,前两年也悄悄改了名,连官方背景的合作组织都在调整,那些民间的 “中日旅游街”“中日学校” 还硬撑着,未免太不识趣。 更别说民意早就不买账了,2025 年 8 月的民调看着说中国人对日好感度超了四成,可负面印象还占 56.1%,而日本人对中国的负面印象高达 86.3%,这 “友好” 根本就是一头热。 之前有个中日混血家长举报学校讲抗战历史,说怕孩子被排斥,可网友立马炸了,十万多人点赞支持老师,毕竟南京大屠杀、731 部队的罪证摆在哪,不是想抹就能抹的。 日本右翼还在教材里把 “侵略” 改成 “进入”,高市早苗这种政客更是从小被灌输军国主义思想,连《教育敕语》都当家训,指望跟这样的对手讲 “友好”,纯属自欺欺人。 日本现在的操作就是典型的两面三刀,一边靠着中日贸易赚得盆满钵满,58% 的日本人都承认中国是重要贸易伙伴,一边跟着美国搞军事围堵,在冲绳部署导弹,离台湾才 110 公里,战斗机 20 分钟就能飞过去。 这种时候那些还挂着 “中日” 名头的机构,与其说是促进交流,不如说是被日本绑在战车上的幌子,万一真出了事,这些招牌只会变成刺向国人感情的刀子。 南京艺术学院改了名照样培养人才,中日人才协力机构换了招牌照样合作,说明真有价值的合作根本不用靠 “中日友好” 这四个字撑场面,与其让这些虚名绑架民意,不如痛痛快快改过来,毕竟在国家底线面前,虚头巴脑的招牌不值一提。

光中晨琴
基于日首把日本人计划暴露了,日本人仇视中国,要再侵华,在中国的中日机构己不合时宜了,虽不需马上禁止,但这些都需要走向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