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这个时间节点,印度苏-30MKI降落日本基地,真为取经中国战机?近日,印

小依自强不息 2025-11-26 00:26:45

罕见!这个时间节点,印度苏-30MKI降落日本基地 ,真为取经中国战机?近日,印度空军苏-30MKI战机首降日本基地参演,引发战略观察家关注。 机翼下挂载的俄制R-77导弹与机鼻处以色列产EL/M-2052雷达天线形成诡异混搭,印度飞行员跨洋飞行时,仪表盘上俄文标识的高度数据正被日方地勤人员用长焦镜头逐帧记录。 日本自卫队幕僚监部近期频繁提及“俄系战机威胁”,但其真正在意的,是苏霍伊设计局血脉与中国歼-16战机的技术关联——这种“曲线了解中国空军”的思路,让这场联合军演从一开始就藏着别样心思。 过去十年,印度苏-30MKI早已不是纯俄制“原版货”:2018年起逐步换装法国泰雷兹电子战吊舱,2021年又引入美国霍尼韦尔导航系统,俄制N011M雷达被降级为兼容西方弹药的简化版本。 有分析认为日本此举更多是政治姿态——毕竟真正的中俄现役战机数据,岂是印度能轻易外泄的?但自卫队作战部却坚持将演练数据纳入“西南诸岛空防预案”,理由是“聊胜于无”。 当日本飞行员在模拟对抗中锁定印军战机时,他们或许没意识到:自己紧盯的“俄系目标”,雷达反射截面积比中国歼-16大了1.2平方米,电子战响应速度慢了0.8秒——这些被西方设备“稀释”的性能参数,正在悄悄扭曲他们的认知。 中国歼-16早已完成“脱胎换骨”:国产涡扇-10B发动机让其持续机动性反超俄制原型,空警-500预警机构建的战场数据链,能让每架歼-16实时共享200公里内的空中态势。 更关键的是,日本似乎忘了那个更致命的变量——采用鸭翼+隐身设计的歼-20,其雷达反射截面积仅相当于一只飞鸟,苏-30MKI这种非隐身战机的演练数据,对五代机几乎毫无参考价值。 当日本自卫队拿着印军战机的飞行参数推演对华战术时,是否想过:这本该针对俄制原版的“解剖课”,对象早已变成“中西合璧”的改造品? 所谓“取经中国战机”,到头来取的却是被西方技术“嫁接”过的残本,这样的军事准备,与其说是未雨绸缪,不如说是用刻舟求剑的思维,在太平洋上空画下一道虚幻的安全线

0 阅读:68

猜你喜欢

小依自强不息

小依自强不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