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昨日的G20会议上说道:“G20可能正处于一个周期的结束。我们正

小依自强不息 2025-11-25 16:18:54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昨日的G20会议上说道:“G20可能正处于一个周期的结束。我们正处于一个地缘政治时刻,在这个桌子上,我们很难共同解决重大国际危机,包括那些今天缺席的成员……如果我们不集体重新动员围绕几个优先事项,G20就会处于风险中。” 他说这话时,指尖轻叩着橡木会议桌边缘,西装袖口露出的腕表指针正指向下午三点——这是峰会原定讨论全球贸易协调议题的时间,而此时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成一块布满裂纹的玻璃。 为何曾经的“全球经济灭火器”会沦为如今的“意见角斗场”?马克龙的发言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剖开了G20机制的深层病灶。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当雷曼兄弟的破产冲击波席卷全球——G20峰会曾是20国领导人围坐一桌、共商救市大计的关键平台。那时的共识比分歧更响亮,连最固执的贸易保护主义者都愿意暂时收起关税大棒。 现在呢?特朗普的缺席像一道无形的裂痕,横贯在会议桌中央;美国代表团随后放出的加税风声,更让本就紧绷的谈判氛围雪上加霜。气候协议的减排目标还在纸上打转,俄乌冲突的能源禁运争议又将各方立场撕裂成碎片。 马克龙总爱用近乎末日预言的语调剖析国际机制的困境。2019年他就曾直言“北约已经脑死亡”,如今又将矛头对准G20,并非单纯的危言耸听。 当一个国际组织连“谁在放火”都无法达成共识,又何谈“共同救火”?这不是简单的程序问题,而是全球治理体系正在经历的 tectonic shift——权力格局的重组让协调成本陡增,而大国间的战略互信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流失。 欧洲试图在其中扮演“粘合剂”的角色,可自身也深陷能源转型与经济衰退的双重泥潭。马克龙喊破喉咙呼吁“重新动员”,却难掩欧盟内部的分歧:德国惦记着对俄能源的最后一丝依赖,意大利更关心如何保住本国制造业的就业岗位。 “别再指望美国当世界警察了”——这句话马克龙在不同场合重复了不下十次。可问题在于,当“警察”脱下制服,谁来维持秩序?是支离破碎的多边机制,还是各自为战的区域联盟? 会议室的落地窗外,巴厘岛的阳光正炽烈地照耀着海面,可窗内的讨论却始终在阴影里打转。有人低头翻阅着手机上的股市行情,有人对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的贸易数据长吁短叹,真正抬头倾听马克龙发言的人,寥寥无几。 这或许就是马克龙最无奈的地方:他说的话或许没错,但听的人要么心不在焉,要么各怀心思。当“狼来了”的呼喊次数太多,即便是真的狼群逼近,也未必能换来足够的警惕。 G20会就此走向终结吗?恐怕未必。但它正在失去其协调全球治理的核心功能,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马克龙的绝望,不过是这场全球治理危机的一声清晰回响

0 阅读:11
小依自强不息

小依自强不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