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0月,李蓼源被带到太原郊外,面临被活埋的命运。贾宣宗,执行阎锡山命令的师长,内心充满了犹豫。“这孩子才20岁,看着挺不错的,连口供都没有,不能就这么杀了。” 这场命运的转折始于一场误会。几天前,李蓼源在《革命动力》的印样中,曾无意间写下了一句话:“共产党的主张才真正是为民爱民主张公道的”。这句话原本只是他自己做的批注,然而它被错误地印入了出版样本,并在未经过检查的情况下流出。当李蓼源意识到这一错误时,他立刻销毁了印版,试图掩盖这一过失,但这句话还是传了出去。 消息迅速传入阎锡山耳中。当时的阎锡山对共产党充满疑虑,特别是在接到延安鼓动晋绥地区群众的报告后,火气难以抑制。李蓼源的失误,在他看来简直是不可饶恕的叛逆行为,于是下令将其立即处置。 命令下达后,李蓼源被带到荒郊外的一个坑旁,原本准备执行命令的贾宣宗心生迟疑。然而,在强行将他押回太原之后,贾宣宗并没有立刻报告,而是悄悄去见了骑兵军长沈瑞,两人合写了一封信,提出李蓼源可能是无辜的,恳请重新审视这个年轻人的情况。这封信递交给阎锡山,激起了他的愤怒,但也为李蓼源争取了最后的希望。 阎锡山批示“熬刑”,命令特务严刑逼供。李蓼源被折磨得几乎无法忍受,但他始终咬紧牙关,一言不发。七天七夜的酷刑几乎让他丧命,直到一位房东大娘无意间发现他被折磨至昏迷,才命令停止折磨。李蓼源最终被转送到亲贤村的旧军氮厂,再被关押在五福庵的地窖里,度过了两年的孤独与痛苦。 外界几乎没人知道李蓼源的下落,山西大学的几位旧识曾多次试图打听,却只听到“他已经死了”的消息。然而,李蓼源活了下来,他忍受了极大的身体与精神折磨,最终在1948年春,被阎锡山的五堂妹阎慧卿所救,经过多方努力,他得以出狱。 出狱后的李蓼源并没有立刻回到社会的中心,而是选择回到山西大学,重新开始他的学生生涯。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他把这段往事埋藏在心底,只有在晚年的一次报告中,才轻描淡写地提起:“能活下来,不是因为聪明,是因为有人看你还像个人。” 李蓼源的生命历程仿佛是一场奇迹。他活到了98岁,在他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不是他所经历的屈辱和折磨,而是他得到了第二次生命——这份恩情,来自于那封悄悄递出的信,来自于贾宣宗和沈瑞的勇气,来自于那些没有放弃他的人。 李蓼源曾经是阎锡山手下的一名年轻侍从秘书,直到他那一次无意的笔误,将自己推向了死神的边缘。生死之间的转折,改变了他的一生,也让他成为了那个时代背后隐秘历史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