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正的同学情! 山东一女生下课后守在男厕所的门口,以为是女生被罚站了,没想到当男孩“走”出来的那一刻,我泪目了。 下课铃刚响,教学楼的走廊就热闹起来,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冲向操场,只有这个扎着马尾的女生,安静地站在男厕所门口,背对着来往的人群,双手自然垂在身侧,眼神专注地望着门口的方向。有路过的同学好奇地打量她,甚至有人小声议论“是不是被罚站了”,她都没在意,只是偶尔踮脚往里面望一眼,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 没过多久,一个男孩扶着墙壁,慢慢从里面挪了出来。他的右腿缠着厚厚的护具,走路一瘸一拐,每走一步都要停顿一下,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女生立刻上前,熟练地扶住男孩的左臂,轻声问:“怎么样?没不舒服吧?”男孩摇摇头,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没事,有你等着,我放心。” 原来,男孩前段时间体育课上意外摔伤了腿,医生叮嘱要静养,不能剧烈活动。下课后去厕所成了他最犯难的事,走廊人多拥挤,单腿发力很容易摔倒。女生是他的同桌,得知情况后,主动提出每天课间陪着他,守在厕所门口等着,帮他扶着回教室。这一守,就是一个多月。 有同学问她“男女有别,守在男厕所门口不尴尬吗”,女生的回答特别实在:“尴尬啥呀,他是我同学,现在需要帮忙,我总不能看着他为难。”简单的一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道出了最纯粹的同学情。这段时间里,女生每天都会提前帮男孩收拾好水杯,课间扶着他去厕所、去打水,甚至放弃了自己喜欢的跳绳活动,陪着男孩在座位上聊天解闷。 男孩的妈妈得知后,特意给女生送了感谢信,红着眼眶说:“孩子在学校,多亏了你的照顾,让我们做家长的特别放心。”女生却只是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阿姨,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们是同学呀。”其实,在这之前,两人只是普通的同桌,没太多交集,可自从男孩受伤后,这份同学情就变得格外厚重。 现在的校园里,很多人觉得“同学情就是一起上课、一起玩”,可真正的同学情,恰恰藏在这些不起眼的细节里。不是锦上添花的客套,而是雪中送炭的真诚;不是挂在嘴边的承诺,而是落实在行动上的陪伴。这个女生没有因为“男女有别”就退缩,没有因为“麻烦”就推脱,她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守望相助”。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校园德育相关数据显示,青少年在集体生活中形成的互助意识,会直接影响其价值观的塑造,那些在校园里得到过同学帮助的孩子,长大后更懂得感恩与回馈。而这种自发的互助行为,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它能让校园充满温暖,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关爱他人。 反观我们身边,有些同学之间会因为一点小事闹矛盾,有些甚至互相攀比、互相排挤。对比之下,山东这两位同学的相处模式,更让人觉得珍贵。他们的年龄不大,却懂得体谅他人的难处,懂得伸出援手的意义。这份纯粹的同学情,没有掺杂任何功利心,干净得像一汪清泉,滋润着彼此的心灵。 其实,同学情从来都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由无数个微小的善意组成。是考试时递过去的一支笔,是生病时一句关心的问候,是遇到困难时毫不犹豫的帮助。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举动,却能在彼此的成长路上留下深刻的印记,成为一辈子都难忘的回忆。 校园是培养真情的土壤,同学是人生路上的第一批伙伴。这份同学情,无关名利,无关身份,只关乎真心。愿我们都能珍惜校园里的这份纯粹,多一份包容,多一份帮助,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温暖的集体中成长,让同学情成为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