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陈永贵的第一任妻子李虎妞去世后,经人介绍,昔阳县大寨村妇女宋玉林成为

孔甲丙今说史 2025-11-24 19:56:45

1965年,陈永贵的第一任妻子李虎妞去世后,经人介绍,昔阳县大寨村妇女宋玉林成为了陈永贵的第二任妻子,从1966年成亲到1986年陈永贵病逝,两人在一起生活长达20年之久。 陈永贵1914年出生在山西昔阳一个穷苦人家,小时候家里揭不开锅,父亲把他卖给别人家换粮,他六岁才随父逃到大寨,从此靠给地主扛长工过日子。双手磨出老茧,一年到头吃不饱那是常事。1941年他娶了李虎妞,两人一起拉扯孩子,日子紧巴巴却也踏实。抗日时期他参加村里事务,1948年入党,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当生产委员,后来带头修梯田、筑坝沟,三战狼窝掌,把七沟八梁一面坡改造成能打粮的良田。村民们挑土背石,他总冲在最前头,粮食产量一年一个台阶,大寨慢慢出了名。 宋玉林1927年出生,也在大寨村,从小家里孩子多,她排行老大,早早就帮大人分担活计。抗日那会儿她才十八岁,就给部队缝军鞋做军衣,手上扎满刺也不吭声。后来当上妇女干部,组织姐妹们修路筑田,干得有模有样,还评上县劳动模范。第一段婚姻没过好,离了婚自己带孩子,那时候女人离婚可不是小事,村里闲话不少,她就咬牙白天干活晚上带娃,从没低过头。 两人其实早见过,在县劳模会上,陈永贵讲话,她在台下听着。那时候谁也没想到,以后会成为一家人。宋玉林知道陈永贵为人实诚,吃苦在前,从不搞特殊。 1965年李虎妞病逝,陈永贵一下子成了鳏夫,家里灶冷锅凉,两个孩子没人管。他每天忙村里事,顾不上家,领导和村里人看不过去,就开始张罗给他找对象。媒人来了一拨又一拨,提的都是年轻姑娘或者条件好的,他全摇头。工作太忙,怕耽误人家。 宋玉林那边也单着,带个孩子过日子。媒人把陈永贵的名字提给她,她先是愣了,自己二婚带娃,哪配得上村里这个顶梁柱。媒人来回说合,她推了好几次。陈永贵也犯嘀咕,自己大她十几岁,工作又脱不开身,怕人家跟过来吃苦。两人都是从苦水里泡大的,聊几次后觉得合得来,就这么定了。 1966年两人成了家,没办酒席,没请客,窑洞里简单过日子。宋玉林进门就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几个孩子不分亲疏,一视同仁。陈永贵孩子叫她妈,她孩子也跟着叫爸,一大家子热热闹闹。 婚后日子变化大,宋玉林更忙了。家里孩子多,地里活多,她早起晚睡,转得像陀螺。有人问她,现在是陈永贵媳妇了,咋还下地一身土。她笑笑说,咱就是庄稼人,一天不沾泥巴心里不踏实。这话她说到做到,一干就是一辈子。 陈永贵后来去北京时间长,按政策宋玉林完全可以随丈夫进城,迁户口当城里人,亲戚都劝,这机会千载难逢,干嘛不去。她摇头,村里托儿所有几十个娃没人管,大人们都在地里干活,她走不开。就这么留在大寨,当保育员,天天给孩子们做饭洗衣,哄睡擦脸。 来大寨参观的人越来越多,有领导有外宾,有时点名要见副总理媳妇,她一听就躲,觉得自己裤腿沾泥,出去丢人。陈永贵不让她躲,拉出来就说,这就是我媳妇,地地道道农民,劳动人民最光荣。她脸红得像啥似的,村里人却都乐了。 陈永贵从北京回来,她从不多问外面的事,就烧热炕端热饭,补衣服洗被子。用最平常的方式,给他一个稳当的家。两人话不多,却互相懂,二十年就这么过来了。 1986年陈永贵在北京病逝,宋玉林守到最后。之后她拒绝一切特殊照顾,回大寨旧窑洞住着,每天还下地干活。组织上想给她安排好点,她全推了,说自己还能动,不添麻烦。晚年在北京住过几年,后来还是回大寨,过惯了那里的日子。 2018年4月宋玉林在大寨家中去世,享年92岁。出殡那天,村民们自发送行,队伍老长,大家送的不是副总理媳妇,而是陪了大寨一辈子的自家人。

0 阅读:61

猜你喜欢

孔甲丙今说史

孔甲丙今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