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对夫妻因琐事吵架,妻子一气之下,给了老公一耳光!没想到,丈夫也是不留情,反手就还了妻子一巴掌,男人的力气肯定比女人,这一巴掌直接将妻子打得耳膜穿孔,妻子哭着报了警,后经鉴定,妻子达到轻伤二级,民警将本案移交公诉机关起诉,法院判了! 小宇放学进门的时候,书包带子歪在肩上,也没像往常那样喊“奶奶我饿了”,直接就往小房间钻。 奶奶在厨房擦着手追过来,敲了敲房门:“咋不出来吃饼干啊?早上刚给你买的。” 里头半天没声音,过了会儿才传来闷闷的一句:“同学问爸爸去哪了,我咋说啊……” 奶奶叹了口气,也没再追问——她也不知道咋跟孩子说,孩子爸陈某还在里头没出来,更没法说去年冬天那个雨天,孩子妈胡某在路口冻了快半小时,回家跟陈某吵起来,最后被一巴掌打坏了耳朵的事儿。 胡某早上起来洗漱,对着镜子扒拉了下左耳的头发,那块医用胶布还粘在耳廓上,是上周去医院复查时医生给贴的。 “千万别沾水啊,再感染就麻烦了。” 医生的话还在耳边响,她顺手把洗脸巾拧得干干的,避开左耳擦脸。 这都第五回复查了,每次坐公交车来回得俩小时,挂号费、检查费加起来,她打零工挣的那点钱刚够凑上。 昨天楼下李阿姨端来一碗红烧肉,还说:“你一个人带着孩子不容易,有事别硬扛,喊我一声。” 胡某当时差点掉眼泪,只能赶紧点头说“谢谢阿姨”。 张莉在超市收银台扫码,扫到一半突然皱了下眉——刚才擤鼻涕太用力,左耳又开始隐隐作痛。 她下意识摸了摸耳朵,心里叹了口气,医生说这后遗症得跟着好几年,真是没辙。 去年跟王强吵那架,王强一巴掌下去,不仅耳膜穿孔了,连带着她对日子的盼头也碎了。 现在搬回娘家,每天早上8点准时到超市,下午5点下班,周末陪妈妈去菜市场砍砍价,虽然简单,但至少不用再提心吊胆怕吵架,也算踏实。 胡某昨天去社区办事,网格员小姑娘给了她一本康复手册,还说帮她申请了临时医疗补助。 “钱不多,也就够下次复查的,你先拿着用。” 胡某翻着手册上那些注意事项,心里却七上八下的——陈某还有俩月就出来了,到时候咋相处啊? 孩子要是看见爸爸,会不会又问东问西? 李阿姨之前劝她:“先顾好你和孩子,日子总能往前过。” 可她就是没底,夜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张莉的手机震了一下,是个陌生号码发来的消息:“王强让我转这个月的生活费,你收一下。” 她回了句“收到了”,就把手机揣回兜里。 每次跟孩子视频,孩子都眨巴着眼睛问:“妈妈,你啥时候来接我啊?” 张莉只能笑着说:“等妈妈这边稳定了就去。” 挂了视频,她就对着窗户发呆,心里早就盘算好了,等孩子再大一点,就把孩子接过来自己带,再也不让孩子受以前那种委屈。 前几天胡某去超市买酱油,排队的时候看见收银台那姑娘擤鼻涕特别小心,皱着眉跟自己似的。 她当时还多看了两眼,心里想“这人是不是也耳朵不舒服”,压根没多想。 哪能想到,这姑娘就是跟她有过一样遭遇的张莉,俩人为了点家常事,都被最亲近的人打坏了耳朵,只是不在一个地方而已。 今天超市人多,有个顾客因为排队久了,对着张莉嚷嚷起来。 张莉正想解释,组长大姐赶紧走过来,笑着跟顾客说:“不好意思啊,今天人多,您多担待,我先帮您结。” 然后给张莉使了个眼色,让她去仓库理货。 同事们都知道她的情况,平时都挺照顾她,逢年过节还会拉着她一起吃饭。 张莉有时候会想,要是当初没跟王强动手,现在会不会还过着以前的日子? 可再一想,以前天天担心跟婆婆闹矛盾、跟王强吵架,那种日子就算回去了,也没啥意思。 其实日子就是这样,有时候一句话没说对,一个脾气没忍住,就出了乱子。 那记耳光打下去,看着是一时的事儿,可留下的小疙瘩却得慢慢熬——孩子躲在房间里哭,耳朵时不时疼一下,跟以前的人连话都没法直接说。 要是当初能忍一秒,好好说一句“别生气”,或许现在的日子,就不是这样了。 那么到最后,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