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致3人中毒死亡的,是这种叫条盖盔孢伞的菇,剧毒,他们还以为吃的是无毒的皮条菌,二者太像了!死者家属说,自家堂哥、伯母,还有养殖场的工人,5个人吃了家门口采的菇,结果3条人命没了,剩下2个还在医院遭罪,中午吃了没事,晚上又热了吃,谁能想到那是毒菇! 有网友在网上说起过一件往事:小时候村里来了户新人家,看见邻居们上山捡菌子,也跟着去采,既不问这菌子能不能吃,也不分辨有没有毒,结果全家除了两个上学没吃的孩子,另外四个人全因为误食毒菌没了命,120赶过来的时候,已经回天乏术了。 那时谁也没想到,这样的悲剧会在今年11月,重演在贵州毕节的一个村子里。 今年11月,毕节市七星关区亮岩镇太极村,有三个人在短短几天里先后离世,死因都是吃了家门口采的野菌子。 去世的是村里一个养殖场的老板、老板的母亲,还有一个在养殖场干活的工人。 只有老板的侄子和另一个工人,因为吃得少,侥幸活了下来,其中一个工人后来还治愈出院了,侄子也脱离了危险。 让人揪心的是,据家人说,有死者在临走前还在后悔,嘴里念叨着“早知道晚上不吃那顿就好了”。 可世上没有后悔药,这场悲剧的源头,只是一丛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野菌子——它叫条盖盔孢伞,也有人叫它纹缘盔孢伞,是出了名的剧毒蘑菇。 这种蘑菇最会“骗人”,长得和平时吃的皮条菌、金针菇几乎一模一样,白白嫩嫩的,不仔细看根本分不出来。 而且它还特别“顽固”,里面含有的鹅膏毒肽,就算用开水煮上半天,毒素也不会被破坏。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种毒蘑菇不是长在深山老林里,而是长在养殖场老板家门前的杂草堆里,上面还盖着木灰和酒糟,就是那种平时没人在意的木屑堆角落。 11月16号上午,老板路过的时候看到了这丛菌子,觉得“家门口长的东西,肯定安全,还没打农药”,没多想就随手摘回了家。 当天中午,老板把菌子煮好,喊来母亲、侄子,还有两个在养殖场干活的工人一起吃。 五个人围坐在一起,都觉得这菌子味道鲜,吃完之后也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反而还称赞这野菌子新鲜,这份“平安”让所有人都彻底放下了戒心。 到了晚上,看着锅里还剩下半锅菌子,老板觉得扔了可惜,就又加热了一下,让大家接着吃。 当时有一个工人说自己肚子有点胀,可其他人要么说“肯定是吃多了”,要么说“可能是中午辣椒放多了,刺激到了”,没人把这个小细节当回事。 结果到了半夜12点以后,五个人突然同时出现了剧烈的反应:一个个上吐下泻,有人吐得胆汁都快出来了,有人拉肚子拉得站都站不稳,还一个劲地喊肚子疼、浑身发热。 家人一开始也没往中毒上想,还以为是得了肠胃炎,找了些止泻药给他们吃,可吃了之后,症状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 直到11月17号凌晨,家人才彻底慌了神,赶紧把人往当地医院送,可当地医院没有治疗野生菌中毒的能力,只能建议转去有专门救治能力的中医院。 一来一回辗转,等五个人终于送到能治的医院时,已经是中毒后的11月18号了。 医生接过家人带来的菌子样本,很快就鉴定出是条盖盔孢伞中毒。 可这时候已经太晚了:11月18号,养殖场老板因为吃的毒菌子最多,没能挺过来。 11月19号,他的母亲也跟着走了。 11月21号,另一个工人也没能留住性命。 如今,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已经去太极村采样调查了,村里也贴满了野生菌安全警示标语,卫健部门也说会加大野生菌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 可对这家人来说,三条人命的空缺,永远都填不上了。 说到底,野菌子再鲜,也比不上好好活着重要。 不管它长在家门口还是深山里,不管看着多像能吃的品种,只要不认识,就别伸手去摘,更别张嘴去吃。 万一真的不小心误食了,也别瞎吃药耽误时间,赶紧先催吐,把吃剩下的菌子样本留好,第一时间往有救治能力的医院送。 这是毕节这家人用三条命换来的教训,希望再也没人需要用同样的代价去记住。 那么到最后,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