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痛风,有时我会用到这味瑶药! 以前的人上山砍柴,偶尔会遇见这种大型蕨类植

向薇谈养 2025-11-23 20:17:10

中医治痛风,有时我会用到这味瑶药! 以前的人上山砍柴,偶尔会遇见这种大型蕨类植物。长得高高大大,茎干上的鳞片斑驳如同蟒蛇皮,切开来木质部的花纹又像一朵绽放的花。这种植物名叫“桫椤”,和恐龙是同一个时代的活化石,如今野生数量非常稀少。在野外见到它,千万别随意采挖——它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私自采集是违法的。 不过现在这种植物保护的不错,有专门的培育基地,所以药房里能配到合规种植的,制成中药饮片就叫龙骨风,也有人把它当作观赏盆栽栽培。我常用这味药治疗痛风,特别是那些有脚趾肿痛的、痛风石沉积,效果很好。 门诊2025年9月17日有个患者,尿酸、肌酐升高十多年,尿酸值最高有600多了,反复出现足弓、脚踝肿痛,苯溴马隆常年吃都没有用,来找我尝试中药。这个患者呢,他平时精力一般,就很容易上火喉咙痛,小便带泡沫,脚踝浮肿痛,脉细,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有裂纹。我辨证为“脾肾不足,湿浊内蕴”,给他开了方。 包括:熟地黄、山茱萸、巴戟天、肉桂补肾培本;土茯苓、瓜蒌、茯苓皮、刺五加皮利湿泄浊;白术、苍术健脾;鬼箭羽、小红藤、化石草、玉米须活血利水降浊;再加入了龙骨风30克。为什么要加这个药呢? 它是从瑶族医药体系中发掘出来的。瑶族是一个崇尚自然、与山林共生的长寿民族。瑶族医药不分家,所用之药多取自山野,尤其擅长调理跌打损伤和风湿痹痛。你看瑶族妇女,产后就用瑶药浴调理身体,很少像一般人那样落下月子病或风湿痛。 瑶族认为人体与风雨万物相通,讲究“盈亏平衡”。在瑶药理论中,凡是被命名为“风”的药,药性往往比较缓和,兼有补益之效。他们认为这类药能够调节盈亏、疏通壅塞,龙骨风就是其中之一。 龙骨风性缓而力透,在这张方子里,既能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痛,又带一些补益调节之性,不至于伤正。对于已有痛风石、关节肿痛时间较长的患者,它能帮助把“结”打开,把“浊”导出。 协同配合下,2025年11月5日患者来深圳复诊时,他的苯溴马隆已经完全停用,尿酸也基本恢复正常,精神状态很不错,脚踝已不痛,整体趋向稳定。痛风大多是“本虚标实”——脾肾不足是根本,湿浊瘀阻是表象。如果只用西药强行压制尿酸,而不去调理身体内在的运化与排泄能力,病情就容易反复,甚至损伤肾功能。 针对身体水液代谢、废物排泄系统长期“虚”与“塞”,中医思路是要一边通滞,一边补虚,让身体自己恢复处理“垃圾”的能力。所以,用龙骨风这样的能通能补的药,配合补肾、降浊、健脾药,就能构建完整的治疗策略。 不过再次强调,龙骨风虽好用,请务必通过正规中药房购买人工栽培的品种,切勿自行上山采挖野生资源。

0 阅读:51
向薇谈养

向薇谈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