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0元华为手机失而复得,学生捡到后拒收1000报酬:这才是最珍贵的品质 昨天我老公14000的华为手机丢了,被一个学生捡到,我们去找他时,他正医院照顾受伤的爸爸,我给他1000作为报酬,他却红着脸推回来:“阿姨,手机本来就是你们的,我不能要。” 说实话,那一刻我站在医院走廊里,看着眼前这个穿着洗得发白校服、袖口还沾着点碘伏痕迹的男孩,鼻子突然就酸了。他身形偏瘦,额前的头发有点凌乱,眼睛却亮得很,说话时语速有点快,脸颊涨得通红,像是做了什么错事一样。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向病房里,病床上躺着的中年男人腿上打着石膏,正在输液,男孩的妈妈坐在床边,手里攥着缴费单,眉头拧成了疙瘩。不用问也能猜到,这个普通家庭正面临着一笔不小的医疗开支。1000块钱,对他们来说可能是几天的住院费,或是给爸爸补充营养的生活费,但他却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我老公赶紧把钱往他手里塞,语气带着诚恳:“孩子,这钱你必须拿着,一是谢谢你拾金不昧,二是也算是我们一点心意,帮你爸爸买点东西补补。”男孩却连连后退,双手背在身后,态度很坚决:“阿姨叔叔,真的不用。我捡到手机的时候,看到你们手机壳里夹着孩子的照片,知道你们肯定急坏了。换做任何人,看到别人丢了这么贵重的东西,都会还的。”他说话时,手指不自觉地抠着校服衣角,那股青涩又坚定的样子,让我心里一阵暖流翻涌。 现在网上总看到有人说“世风日下”,捡到东西要高额报酬才肯归还的新闻也屡见不鲜。前阵子就看到过一个报道,有人捡到手机后,要求失主支付5000元赎金,否则就格式化手机。对比之下,这个学生的做法更显得难能可贵。他没有因为自家的困境就动摇,也没有把别人的失物当成索取利益的筹码,只凭着最朴素的认知——“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就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我忍不住和他多聊了几句,才知道他是附近高中的高二学生,爸爸是工地上的工人,这次是施工时不小心从脚手架上摔下来,断了腿。这几天他请假在医院陪护,每天既要照顾爸爸吃喝拉撒,还要抽空在病房走廊里写作业。手机是他在医院门口的花坛边捡到的,打开后看到通讯录里有“老婆”“宝宝”的备注,就想着失主肯定很着急,赶紧用自己的手机拨通了通讯录里标注“同事”的电话,联系上了我老公。 聊天时,他妈妈从病房里走出来,不好意思地对我们说:“这孩子从小就这样,骨子里轴得很。以前捡到过别人的钱包,里面有几千块现金,他也是连夜送到派出所。我们家里条件一般,但一直告诉他,做人要对得起良心,不是自己的东西,一分钱都不能拿。”阿姨说话时,眼里满是对儿子的骄傲,虽然生活拮据,但那份刻在骨子里的正直,比任何财富都更有分量。 很多人觉得现在的孩子被物质裹挟,变得功利又现实,但这个学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善良和正直从来都没有过时。他的行为不仅温暖了我们,更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最本真的意义——不是教会孩子如何追求名利,而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一个人的品德,从来都不是靠金钱衡量的,而是在面对诱惑时的选择,在困境中的坚守。 14000元的手机固然贵重,但这个学生身上的品质,远比手机更值钱。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或许会为了生计奔波,为了利益计较,但总有人用最纯粹的善良,提醒我们人间值得。他的做法,不仅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也让我们相信,只要每个人都坚守内心的底线,传递正能量,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温暖。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