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之所以敢屡屡挑衅中国,丝毫不惧怕中国,并非仅仅是美国的挑唆,而是日本在千百年

之年爱八卦 2025-11-23 14:23:23

日本之所以敢屡屡挑衅中国,丝毫不惧怕中国,并非仅仅是美国的挑唆,而是日本在千百年见就已经把中国的个性摸得透透的,认为中国人太过温和,太过仁慈了。 ​回溯历史,这种赌性其实早有渊源,唐朝白江口之战,日军战船被唐军打得落花流水,几乎全军覆没,这是日本第一次正面对抗中国的惨败。 白江口那一把火,烧毁了倭国四百多艘战船,江水被染得血红。面对唐军高大威猛的楼船和精妙战术,兵力占优的日军竟毫无还手之力,这场惨败让日本在此后八百多年里不敢再对中国动武。他们被彻底打服了,转而不断派遣遣唐使,如饥似渴地学习大唐的文化制度。 可这个民族的性格里藏着惊人的投机基因。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刚刚结束战国时代,丰臣秀吉便急不可耐地发动侵朝战争,企图以朝鲜为跳板进攻中国。这场赌局再次以日军惨败收场,却暴露了其深入骨髓的扩张欲望。 甲午战争成为转折点。日本将清朝的赔款大部分用于扩军备战,据统计,2.3亿两白银赔款中,约2.95亿日元被投入陆海军建设。此消彼长之间,日本民众对华观发生了从“仰慕”到“蔑视”的逆转。 日本政客和媒体公然鼓吹当“东洋盟主”,甚至提出合并朝鲜、分割中国的狂妄计划。他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学到的不是“仁爱”,而是“蚕食桑叶”的掠夺逻辑——把中国视为理所当然的猎物。 更令人警醒的是日本秋山真之等军官的分析,他们认为中国民众缺乏组织性,像“散落的豆子”。这正是日本敢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底气所在,他们赌中国是一盘散沙。 但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四万万同胞凝聚成了铁板一块。十四年浴血奋战,三千五百万军民用血肉之躯证明了中华民族的韧性。 今日的日本似乎又回到了熟悉的赌徒模式。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年中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日本随即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衅,企图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中证明自己的价值。 历史修正主义在日本国内蔓延,86%的中学历史教材将“南京事件”描述为“存在争议”,仅14%使用“大屠杀”表述。这种对历史的篡改,让年轻一代对战争认知产生了严重偏差。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近期坦言:“日本必须对侵略历史持续保持歉意,作为战败国,无法要求原谅,只能彻底谢罪和忏悔。” 但日本政府却未能改变对历史的认知。 日本的赌性从未改变,变的只是筹码和时机。他们赌中国会继续“温和”,赌美国会永远撑腰,赌世界会遗忘历史。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的中国,白江口的火光、抗日战争的烽烟,都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淬炼。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71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6

用户10xxx86

1
2025-11-23 19:35

这回反击就不再手下留情,以前日本怎么对待中国人民,我们就怎么还回去

猜你喜欢

之年爱八卦

之年爱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