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拒了!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奥委会紧跟西方玩双标,终于把自己从香饽饽玩成了

之年爱八卦 2025-11-22 15:22:05

直接拒了!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奥委会紧跟西方玩双标,终于把自己从香饽饽玩成了烫山芋,奥运会以前之所以牛逼,就是它政治不粘锅的全球化商业利益定位,所以即使成本巨高也打破头的争。 国际奥委会用短短几天时间,就给我们上演了一出赤裸裸的“弹性标准”表演。九月中旬,他们先是对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运动员下达禁令,要求他们在2026年冬奥会上只能以中立身份参赛,国旗国歌统统消失。紧接着,他们便以“不应因政治因素剥夺运动员参赛权”为由,明确拒绝了禁止以色列参加国际赛事的提议。同样是与武装冲突有关,处理方式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种自打嘴巴的操作,连遮羞布都懒得要了。 印尼的遭遇更是将这层“双标”扒得精光。就因为他们以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为由,拒绝向6名以色列体操运动员发放签证,国际奥委会竟挥下史上最重拳头:冻结印尼2036年奥运会申办资格,几乎全面封杀其在未来举办任何国际赛事的可能。讽刺的是,当一些国家此前拒绝向俄罗斯运动员发放签证时,国际奥委会却似乎选择了沉默。规则成了橡皮泥,只捏软柿子,这哪里还是体育精神的守护者? 回头看看,这种选择性操作早有苗头。中国体育人对此感受恐怕更深。乒乓球规则一改再改,跳水预赛成绩莫名清零,目标直指我们的优势项目。巴黎奥运会上,我们的游泳冠军张雨霏一天之内被反复“抽检”七次,这种“特殊关照”何时落到过某些欧美运动员身上? 判罚尺度同样灵活多变,当年伦敦奥运会,英国自行车选手故意摔倒却能获得重赛机会并夺金,而我国选手申诉不当判罚反倒被罚款。 国际奥委会嘴上高喊“体育归体育,政治归政治”,身体却很诚实。它的决策早已深深嵌入大国政治的棋局。有观点便指出,其或因畏惧美国三分,在处理俄罗斯、以色列运动员参赛问题上,做法存在双标。当年它可以将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纳粹礼视若无睹,却对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上为黑人权益发声的美国运动员迅速镇压。美国在2003年未经联合国授权便入侵伊拉克,其代表团在奥运会上却未受类似俄罗斯今天的待遇。所谓“违背奥林匹克精神”的指控,看来也讲究一个精准投放。 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是团结、和平与公平竞争。但当规则的执行者自身都无法恪守统一标准时,这种精神又如何能让人信服? 国际奥委会的“双重标准”行为,不仅伤害了那些被不公正对待的运动员,更侵蚀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根基和公信力。当体育沦为政治博弈的筹码,当规则因国而异,奥运会那片本应纯粹的赛场,也就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它的光芒。 奥运会这块金字招牌,之所以曾经让人趋之若鹜,在于它曾试图超越政治,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庆典。一旦它亲手撕下这层伪装,露出厚此薄彼的底色,还有哪个自尊自重的主权国家,愿意倾举国之力去陪一场早已设定好结局的游戏?国际奥委会若再不能“一碗水端平”,恐怕真要把自己玩成无人问津的“烫手山芋”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之年爱八卦

之年爱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