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正式瓦解!美国正式宣布不派任何代表参加G20峰会,全球哗然!美国白宫正式官宣:不派遣任何官方代表出席即将召开的G20峰会。 G20成立这么多年,美国从没缺席过,这次直接打破惯例,成了国际舆论的靶心。更关键的是,明年G20峰会该轮到美国办了。现在美国连今年的会都不参加,等于直接宣告明年的主办权成了泡影。 连参会都懒得去,哪还会有什么交接?明年的峰会,美国大概率不会掏一分钱去办。特朗普的算盘,明眼人一看就懂。他是个实打实的现实主义者,没好处的事,绝不会沾边。 参加峰会要花时间,办峰会要花钱,这些要是换不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在他眼里就是白费功夫。这次拒绝参会,说白了就是不想接明年主办的烂摊子。索性一步到位,连会都不去,自然也就不用谈什么交接,省得后续麻烦。 站在美国的角度,他们或许觉得这理直气壮:对我没好处,凭什么要去?凭什么要花钱做这些没用的事?毕竟,有些国家热衷于搞国际峰会,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官员们却毫不在意,反正不用自己掏腰包。 可国际社会不这么看。G20不是美国自家的小院,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坐下来商量事的平台。经济危机时协调政策,贸易摩擦时寻找共识,这些年解决了不少全球性难题。美国作为最大经济体,说不来就不来,这不是耍性子,是把全球治理当儿戏。 有人说,美国这是在背离世界。可特朗普不管这些,眼里只有眼前的利益。至于全球经济稳定,至于国际合作大局,在他看来都比不上实打实的好处。这种“利字当头”的风格,早已不是第一次体现。退群、加关税、撕协议,哪一样不是从“美国优先”出发? 这次拒参G20,恐怕只是个开始。接下来,更多国际性峰会可能都见不到美国代表的身影。退群退习惯了,退出国际合作的舞台,对他们来说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可全球治理不是请客吃饭,少了美国这个大块头,很多事都会变得棘手。 比如应对气候变化,比如协调贸易规则,没有美国参与,共识难达成,执行更难推进。美国或许觉得自己财大气粗,离了谁都能转。可全球化的今天,谁能真的独善其身? 疫情冲击时,各国产业链唇亡齿寒;经济波动时,资本流动牵一发而动全身。G20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大家坐下来平心静气谈合作,而不是各自为战。美国的缺席,只会让全球合作的裂痕越来越大。 那些喜欢办峰会的国家,真的是在浪费钱吗?恐怕未必。峰会看似花钱,实则是在为全球合作铺路。一次成功的峰会,可能化解一场贸易战,可能敲定一笔援助款,可能为无数企业带来商机。 这些长远的好处,不是靠短期算计能衡量的。特朗普只看眼前利益,恰恰忽略了这些看不见的价值。纳税人的钱该怎么花?确实该精打细算,但也不能只算小账不算大账。 投资国际合作,其实是在为国家的长远发展铺路。美国现在省下办峰会的钱,将来可能要为全球经济动荡付出更大的代价。这种捡芝麻丢西瓜的做法,短时间内或许能讨好部分选民,长期来看却是在透支美国的国际影响力。 G20的瓦解风险,不是危言耸听。美国作为创始成员国之一,带头拆台,只会让其他国家对这个平台失去信心。当大家都觉得“参会没用”“合作无望”,全球治理体系就会陷入瘫痪。 到那时,没有了协调机制,各国各行其是,贸易战、货币战只会愈演愈烈,最终没有赢家。特朗普的现实主义,说到底是短视的现实主义。他看不到国际合作的长远价值,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可世界早已不是“谁拳头大谁说了算”的时代,共赢才是正道。美国的缺席,或许能让他们暂时省下一笔钱,却会失去更多——失去话语权,失去合作伙伴,失去塑造未来的机会。 接下来的日子,全球都在看。G20会不会真的散架?其他国家会不会跟着美国退出?没人能给出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一个大国开始逃避责任,开始拒绝合作,这个世界只会变得更混乱。 美国现在觉得“没好处”,将来恐怕要为这份“精明”付出沉重的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