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的国安顾问沙利文下台后公开承认,美国前众议长佩洛西2022年8月在位时窜访台

古今知夏 2025-11-21 16:34:11

拜登的国安顾问沙利文下台后公开承认,美国前众议长佩洛西2022年8月在位时窜访台湾,给台湾带来的代价远大于收益。这个只具象征意义的访问,导致台湾岛周边环境发生了实质性的、不可逆的变化。 这场被民进党当局吹成 “外交大捷” 的政治闹剧,早就超出台海本身,在中美亚太对峙、区域产业链布局、美国盟友圈子里搅起轩然大波,造成的改变实打实,想回头都难。 最关键的是,佩洛西这一窜,直接撕烂了美国藏了几十年的 “台海遮羞布”。以前美国总想着 “两边讨好”,一边喊着 “一个中国”,一边偷偷给台湾递武器、搞互动,想把台湾当棋子牵制中国,又怕真把中国惹毛。 可佩洛西偏要往枪口上撞,这下中国直接从 “被动防守” 变成 “主动掌控”,东部战区的军机军舰巡航台海,早从 “临时威慑” 变成了日常操作。 2023 年大陆军机台海巡航超 1700 架次,比窜台前多了近 3 倍,歼 - 20 带实弹贴台岛飞、轰 - 6K 绕台转,台军防空警报响个不停,以前的 “安全距离” 全被踩碎。美国在第一岛链的部署也乱了套,军舰忙得脚不沾地,维护跟不上,威慑力直接打折扣。 更妙的是,台海一紧张,南海那边立刻联动,中国在西太平洋摆开 “双线呼应” 的阵势,正好戳中美国 “印太战略” 的软肋。 佩洛西窜台后,大陆不光在台海搞大规模演训,南海维权动作也更硬气。2023 年中国海警船在南沙、西沙巡航次数多了四成,面对菲律宾非法闯仁爱礁,直接近距离拦截,一点没让步。 美国本来就分身乏术,既要盯台海又要顾南海,结果哪边都没顾好,国防部 2024 年报告都承认,中国的双线联动让美军部署压力陡增,第七舰队都快忙不过来了。 经济上的打击,远不止 “农产品滞销” 那么简单。大陆现在制裁台湾,早不是 “一刀切”,专找跟 “台独” 绑在一起的企业下手 — 限制台积电控售高端芯片设备,取消 “台独” 关联企业的关税优惠,一下戳中台湾经济命门。 台积电 2023 年对大陆营收占比从 2021 年的 28% 跌到 19%,为了躲风险砸几百亿去美国建厂,结果工人不够、技术衔接不上,搞得左右为难。 要命的是,台海局势不稳定让全球企业慌了神,丰田、三星这些依赖台湾芯片的大厂,纷纷把生产线搬到东南亚或大陆,台湾的 “芯片王牌” 越来越不好使,这对台湾经济的长远伤害,可比凤梨滞销严重多了。 沙利文轻描淡写的 “误判风险”,早让美国盟友们心里打鼓,“印太战略” 的圈子都快散架了。佩洛西窜台后,盟友们嘴上喊着 “支持美国”,身体却很诚实:日本悄悄推迟对台高层互动,还多卖中国汽车零件; 澳大利亚没多久就重启中澳部长级对话,不跟美国给台湾递援助;就连最听话的韩国,也明明白白表态 “坚持一个中国”,不肯卷入台海纷争。 这些盟友心里很明白,美国愿意给 “台独” 站台,却绝不会为 “台独” 跟中国真刀真枪干,真打起来自己得先当炮灰。 沙利文说的 “制约因素”,说白了就是美国盟友的 “信任危机”, 大家都不敢信美国的承诺了,各自保命,美国的 “群狼战术” 最后变成了孤家寡人。 回头看佩洛西窜台后的两年多,沙利文的 “坦诚” 就是马后炮,局势早就没法回头了。台海军事平衡偏了,大陆常态化巡航打破了美国说了算的 “现状”; 台湾经济优势弱了,“倚美谋独” 没了经济基础;美国盟友跑了,“印太战略” 成了空谈;全世界都站在一个中国这边,“台独” 在国际上快没立足之地了。这一连串变化凑到一起,就是美国 “以台制华” 战略的彻底失败。 沙利文担心的 “误打误撞” 开战,说到底是美国自己搞出来的焦虑 , 以前总想用极限施压逼中国让步,现在突然发现中国早有奉陪到底的实力和决心,自己反而怕了。 可他忘了,台海局势变成今天这样,全是美国一次次挑战中国底线、佩洛西不计后果挑衅的结果。

0 阅读:2058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